首页 > 健康 > 别让“小鼻炎”变成“大麻烦”

段朱岩 谷庆隆

最近一段时间,各大医院儿科接诊了许多频繁打喷嚏、流清鼻涕、鼻塞的患儿,家长以为是普通感冒,结果总是反复发作,到医院就诊才知道是患上了过敏性鼻炎。近年来,每逢秋末冬初,儿童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都会显著增加,冷空气刺激、过敏原增多、感染造成免疫力低下等都是诱因。那么,过敏性鼻炎为何这样顽固?如何帮助孩子进行科学防治,不让“小鼻炎”变成“大麻烦”?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

孩子鼻子过敏为何越来越多见

在儿童呼吸道慢性疾病中,过敏性鼻炎是“常客”。数据显示,我国儿童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高达20%-30%,并呈逐年上升趋势。这种疾病不仅困扰孩子,也让家长头疼不已。

“怎么现在孩子的鼻子这么脆弱,动不动就过敏?”门诊中,家长常发出这样的疑问。事实上,过敏性鼻炎的高发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冷空气来袭、空气质量不佳等环境变化,会刺激敏感的鼻腔黏膜,这是过敏性鼻炎的重要诱因;尘螨、花粉、宠物毛发等过敏原增加,使得易感儿童过敏症状加重;过度清洁的现代生活环境减少了孩子接触自然环境的机会,免疫系统调节能力有所下降;呼吸道细菌、病毒感染的群体性传播使孩子免疫力低下,给过敏原可乘之机。

根据临床经验,具有以下条件的孩子是过敏性鼻炎的易发人群。一是有家族遗传史:如果父母中任何一方有过敏性疾病(如鼻炎或哮喘),孩子患上过敏性鼻炎的风险会更高;二是体质敏感:免疫系统对外界刺激反应过度,哪怕少量过敏原也会引发疾病;三是环境暴露:生活在空气质量不佳或潮湿环境中的孩子,发病率更高。

总的来看,虽然遗传是重要因素,但后天环境对疾病的诱发作用不可忽视。

5种典型表现可“一眼识别”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表情丰富”的疾病,症状往往隐藏在生活细节中,如果家长细心观察,就能捕捉到这些“信号灯”,及时干预。

孩子过敏性鼻炎发作,通常会出现以下5种可以“一眼识别”的典型表现。

1.打喷嚏 清晨时段或接触过敏原时,会连续打喷嚏,一次五六个甚至更多。

2.流清鼻涕 有大量清水样鼻涕,不同于感冒或感染时出现的黏稠或黄色分泌物。

3.鼻痒 因鼻黏膜受刺激出现鼻痒,频繁揉鼻子、抠鼻子,可能伴有外耳道、软腭和咽部发痒。

4.鼻塞 两侧鼻腔均有堵塞感,严重时会用嘴呼吸,夜间可能打鼾,有时会伴有嗅觉减退。

5.做鬼脸 孩子会不自觉地皱鼻子或挤眉弄眼。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不典型的表现。比如“过敏性黑眼圈”,患儿由于鼻塞导致眼周静脉血流不畅,眼睛下方出现暗紫色的阴影,看起来像“没睡好”。“过敏性褶皱”则是因为鼻痒,患儿长期揉鼻子、耸鼻子使鼻梁出现一道横纹,常见于学龄儿童。此外,咽喉不适也是过敏症状之一,鼻腔分泌物倒流可引起咽喉干痒,使清嗓子的频率增加,甚至咳嗽。

相较于成年过敏性鼻炎患者,患儿的症状更为突出,因为孩子的鼻腔狭窄,容易出现鼻塞、呼吸困难等症状。孩子的共病风险也更高,过敏性鼻炎常伴发哮喘、鼻窦炎等慢性病。

怎样区分过敏性鼻炎和感冒

过敏性鼻炎和感冒从表面看很相似,尤其是在症状初期,但两者的本质截然不同。感冒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疾病,通常伴有发热、咳嗽和全身不适;而过敏性鼻炎是免疫系统对过敏原的过度反应,没有感染特征。

一般可以从3个方面来区分感冒和过敏性鼻炎。

持续时间 感冒通常7-10天自愈,而过敏性鼻炎可长期存在。

健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