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白云怡】国家主席习近平当地时间17日抵达里约热内卢,出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并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今年是中巴建交50周年。巴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罗尼·林斯日前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与巴西的互动为“全球南方”国家间的合作树立了新典范。未来,中巴合作不仅将有力推动两国自身的发展,更有可能为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带来深刻变革。
“巴中的合作不仅能加强‘全球南方’的实力,还能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合作式解决方案’”
环球时报:您如何评价近年来中国与巴西关系的发展?在您看来,两国之间的合作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林斯:巴中关系是涵盖文化、技术和社会等众多领域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两国间的合作说明新兴经济体可以共同推动并共享发展和创新的巨大潜力。
从全球视角来看,中国与巴西的合作展示了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各个领域建立互利互惠关系。比如,中国支持巴西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而巴西则通过农业创新为中国的粮食进口贡献力量。这种伙伴关系表明,一个国家要取得发展,并不是只能走现有发达国家的道路,还可以通过包容性的合作,充分发挥每个国家的独特优势。
环球时报:您对中国领导人此次访问巴西有何期待?这次访问将对中巴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
林斯:中国领导人的此次访问正值巴中建交50周年和G20峰会在里约热内卢举行,这为进一步深化巴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提供了极好的机会。我认为,这次访问将加深两国在贸易、投资、技术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合作。
此外,这次访问也显示出巴中合作对国际稳定的重要意义。如果持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巴西发展战略对接,不仅巴中双边关系将得到深化,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也将得到推动。
环球时报:作为全球两个重要的新兴经济体,您认为中巴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上可以展开哪些战略协调合作?两国拥有哪些共同利益,面临什么共同挑战?
林斯:作为新兴经济体,巴中两国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和G20等国际平台上一致协调行动,能增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推动形成更加多极化和平衡的国际秩序。通过减少对传统强国主导机构的依赖,两国都致力于建立一个更加切合当前经济与政治现实的体系。
巴中两国的共同利益包括实现经济稳定、扩大国际贸易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环境保护,以及加强社会包容性也是两国的重要事项。不过,当前巴中两国也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如何应对动荡的全球经济、如何避免贸易摩擦以及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可持续发展需求。此外,两国也都在密切关注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当前局势要求中国和巴西都采取更加谨慎的外交政策。
巴中在全球层面上的战略合作还有望进一步深化,尤其是在清洁能源、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可持续农业等领域。比如,巴西和中国可以联合发起更多可持续农业、数字普惠和气候行动倡议。巴中的合作不仅能加强“全球南方”的实力,还能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合作式解决方案”。
“中国的形象已经从‘产品生产国’变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和技术强国’”
环球时报:巴西社会是怎样看待中国的?在过去这些年里,巴西民众对中国的看法有没有发生过什么变化?
林斯:在过去几年,巴西社会对中国的认知有明显变化,中国的形象已经从“产品生产国”变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和技术强国”。这一转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国在巴西许多重要领域日益增长的投资,这些投资被认为对巴西的国家发展作出直接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