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焦点访谈丨22分钟穿越天山 背后是几代人跨越“万水千山”

一块称之为“天山之芯”的岩石乍看普通,其实它的来历相当不凡。建设者们花了几年时间,才把它从天山山体的深处取出来,它和一条隧道的建设有关系。过去,由于天山阻隔,天山南北的人们想要相互走动,只能沿着盘山公路艰难地绕过天山,至少要花3个小时。而如今随着这条隧道的贯通,人们只需要20多分钟就能穿越天山。这条隧道就是天山胜利隧道,也是目前世界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

2024年12月30日11时30分,天山胜利隧道贯通。从此,翻越天山变为穿越天山,千年梦圆。

胜利隧道胜利贯通。虽然目前这条隧道还没有对公众开放,但是可以跟随记者提前搭乘工程车辆感受一下。胜利隧道的全长为22.13公里,也就是比一个半程马拉松还要长一公里多,它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它的宽度12米,将来建成以后将会是单向双车道,最高设计时速为100公里每小时,只需要22分钟就能够穿越整个天山隧道。

天山胜利隧道由左右两个主洞和中间一个服务性的中导洞组成。记者沿着其中一个主洞行驶,虽然天山胜利隧道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冬季户外温度低至-20℃,但是行驶在隧道内却感觉温暖、宽敞、快捷。未来,还将配上照明、通风、网络、装饰等,驾乘体验必将进一步提升。

天山胜利隧道这个超级工程原计划10年完成,最终仅用了52个月便胜利贯通,是因为在国内首次采取了“三洞+四竖井”的建设方案,也就是在传统左右双主洞的基础上又加一个中导洞。主洞采用人工钻爆方式掘进,中导洞用TBM也就是硬岩掘进机施工。施工时,从隧道两端相向掘进,一边钻,一边加固,不断推进,最后在中间会师。

通常打隧道是从两端向中间对打,但这一次建设者们利用硬岩掘进机快速掘进的优势,先打中导洞,然后向两侧主洞打出横通道,把主洞像切香肠一样分成若干段,开辟出多个工作面同时施工,从而实现“长隧短打”。虽然方案很简洁,但实施起来却遭遇不少挑战。天山地质结构复杂,存在岩爆、涌水、软岩大变形等不良地质;还面临“四高”挑战——高地应力、高地下水压力、高地震烈度、高环保等级;16个断裂带让建设者们备受折磨,而最后一个隐藏的断层蚀变带更成为最大的拦路虎。

中国交建新疆乌尉高速土建05标段项目党支部书记 鲁泽建:蚀变带取得的岩样,干的时候板结很坚硬,但是一旦遇水,就会变成膏泥,会导致TBM卡机,它就是糊死刀盘的“罪魁祸首”。

中国交建新疆乌尉土建05标段TBM总工程师 崔华新:TBM有一个特点,就是“吃硬不吃软”。

本来硬岩掘进机每月平均前进速度是200米到500米,但是蚀变带的出现,让05标段的天山号硬岩掘进机如同大象陷入了沼泽。

中国交建新疆乌尉高速土建05标段项目党支部书记 鲁泽建:当时都有点绝望了,原来的方案被推翻,已经不能再实现了。

中国交建新疆乌尉土建05标段TBM总工程师 崔华新:这应该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它的出现导致工期延后了一年多。

中交集团立刻成立了攻关小组进行攻关,尝试用各种办法解救被困的天山号硬岩掘进机。

中国交建新疆乌尉高速土建05标段项目经理 王贺起:后来采用了迂回导洞,就是在13号台车后面打一个横通道,直接新开一个横通道到右洞,直接从右洞把主洞变为导洞,直接开到TBM前面去,TBM再开导洞,通过两侧前后加固,人工开挖把它推出去。

脱困的过程异常艰难。前进,被困,再前进,再被困,反反复复多达5次。与此同时,隧道另一头06标段的工友们也伸出了援手。

中国交建新疆乌尉高速土建

国内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