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编者的话:中国农历新年将至,大家纷纷挑选充满节日氛围的“新年战袍”。立领盘扣的长衫、精致的对襟衬衫、流金溢彩的马面裙……饱含传统美学的“新中式”服装再度迎来消费热潮。与此同时,“新中式”的风也逐渐刮到了海外,一些海外博主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的“新中式”穿搭,评论区下面好评如潮,中华传统文化之美正被更多人看见。从“出圈”到“火热”,“新中式”服装不仅带动了新一轮创意产业的持续增长,更进一步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国潮盛行,“新中式”穿搭持续火热
所谓“新中式”其实并没有精确的定义,在当代年轻一代消费者看来,那些将中国传统元素与当下审美潮流相结合的服装,都可以被归类为“新中式”。
“新中式”风格是在保留传统中式元素的基础上,通过款式的改良和新元素的灵活运用,融入诸如千禧风、甜辣风等现代风格。与传统汉服相比,“新中式”更加包容,而与现代服饰相比,“新中式”在款式、材质上更为考究。
“要说‘新中式’有哪些中国传统元素,我了解不多,只知道龙凤、祥云、如意、牡丹等图案,以及刺绣和盘扣这些传统工艺。以前这些我觉得有些老气,但现在成了我的最爱。各种形制的上衣、马甲、马面裙,已经快堆满我的衣柜。”在北京工作的小田是“新中式”服装的爱好者。据她介绍,以前她只在周末或出去玩时才穿“新中式”服装,“但现在日常穿‘新中式’服装的人越来越多,我就放开了,去单位上班都会穿。”
与小田不同,来自西安的秦诺对“新中式”服装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西安本身汉服文化就比较浓厚,走在大街小巷,到处都能看到穿汉服的人群。但是汉服相对来说穿起来比较麻烦,需要搭配各种妆面和发型,行动也不是特别方便。后来我就转向‘新中式’服装,它们在设计上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既有古典韵味,又有现代服饰的便利。”秦诺向《环球时报》记者说道,她主要从电商平台购买这些“新中式”服饰。“我能感受到,‘新中式’服装的线下店铺越来越多。但在网店购买,可以跟卖家商量,定制自己喜欢的款式。像我这样对‘新中式’服装的面料要求比较高的,还可以自己买面料寄给店家定制。”她说。
从去年秋天被一众明星带火之后,“新中式”服装尤其在年轻人群体中颇受欢迎。在小红书平台上,以“新中式穿搭”为关键词搜索笔记,得到的结果有396万余篇。宋锦、香云纱、民国风是其中出现频次较高的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显示,近3年来,新中式服装相关产品商品交易总额增速很快。2023年“新中式”服装市场规模已达10亿元级别。
6年前,服装设计师书衡就推出了自己的品牌,她设计的很多服装都融合了中国的传统元素。以她2024年设计的一件马甲为例,这件马甲由两种截然不同的织物拼接而成,一边是金线绣的牡丹图案,而另一边则是全黑设计。书衡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高度对比的视觉风格“表达了穿着者的前卫性格”。在书衡看来,“新中式”风格的“新”在于其不仅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着装的需求,同时又不失传统美学的精髓。“‘新中式’风格的精髓在于它如何让人们在表达对传统的尊重的同时,拥抱一种超越传统的时尚态度。”她说。
海外博主点赞“新中式”
“‘新中式’的风吹到了韩国。”最近有不少媒体报道了海外博主分享“新中式”穿搭的消息。有国内媒体报道称,“好多韩国时尚博主纷纷上身体验,精美的改良旗袍,还有复古的唐装,被他们演绎出别样风情。评论区更是有很多外国网友们纷纷点赞。”
随着中国免签政策的实施,赴华旅行在韩国年轻人间掀起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