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以无人机为笔 他们在夜空中作画

2024年已经成为历史,一切都已化作珍贵记忆。这一年,国家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经济回暖向好;这一年,我们保持希望、努力生活、打拼未来。在我与国家一起前行的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支无人机表演团队,他们的平均年龄27岁,专注于无人机飞行表演。他们的梦想绽放在“天空之城”,他们助力低空经济蓄势“高飞”。

迎接新年的到来有很多种方式,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是无人机烟花表演秀。

观众:我觉得无人机表演的效果非常好。

观众:真的觉得很震撼。

观众:融合了很多元素,既有AI也有新年祝福。

刚刚过去的2024年,无人机编队飞行表演,成为夜空中的“顶流”。不论是大都市,还是小县城,不论是春节联欢晚会还是奥运会,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一场场充满创意的空中表演,刷新了人们对夜空想象的边界,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科技的力量。

在深圳这家以无人机表演秀为主要业务的民营企业里,主创团队正在进行一场头脑风暴。

这几年,他们的无人机表演秀订单越来越多,怎么飞出特色、飞出创意?团队核心骨干们进行了一场场前所未有的科技攻关。

三个月前,他们向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发起挑战,那就是“地面单台电脑控制万架无人机同时升空”,这不仅是一次行业创举,也是一次对集群控制技术的极大考验。

无人机表演考验艺术设计的巧思

无人机执飞,只是表演呈现的最后一步。在此之前,无人机会按照何种路径运动,构图如何呈现,考验更多的是艺术设计的巧思。黄征宇所在的创意工程部,负责本次演出的剧本设计。

深圳大漠大智控技术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黄征宇:要做一场不同的演出,我们能不能做一场自由粒子光影秀。

有了创意如何精准实现,是团队面临的又一挑战。尤其是上万台无人机同时表演,编队变化复杂多样,任何一个环节的误差,都会导致无人机发生碰撞。

深圳大漠大智控技术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黄征宇:因为每架飞机的表演程序是不一样的,这个是对我们人的极限挑战,包括机器、设备、电脑的运转速度的极限挑战。

深圳大漠大智控技术有限公司编程设计师 王土源:对于像一万架这样的大架次,编程还是有点吃力,外行看起来一点也不简单,内行看过来,那是真不简单。

由单一地面电脑控制万架无人机飞行,是本次表演最大的挑战之一。公司早前升级的一项独家技术——“箱起箱落”给了主创团队信心。以往无人机表演,需要人工摆放一台台飞机,特别耗时耗力。现在,只需要打开设备箱,飞机就可以自动从箱子里起飞,在距离50厘米的高度,通过机身下方的摄像头,拍摄一张卡槽内二维码的照片。表演结束后,无人机摄像头会结合内部的算法,找到最初的二维码,确认自己的位置,然后再自动落回箱子里。以前摆放1000架无人机要1000平方米左右,现在只需要200平方米,不仅极大降低了人力和时间成本,也节约了场地面积。

深圳大漠大智控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覃海群:现场的工作人员只有20人左右,整个的技术不断向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去发展的。

这项黑科技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公司运用了国产化的芯片,实现了高精度的自动定位功能。

深圳大漠大智控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覃海群:一方面,国产化,我们避免被卡脖子,我们国家的北斗系统其实现在已经做得很好了,用国产化的东西,我认为这也是个非常自豪的事情。

经过20天的极限准备,飞行团队终

国内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