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8日,第三届上合组织国家职工技能大赛在青岛市开幕。图为来自埃及的易卜拉欣·穆西·赫尔米·穆西(前右)与穆斯塔法·霍斯尼·穆斯塔法·梅特瓦利(前左)在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工项目比赛中。
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摄
2024年4月15日,2024年“汉语桥”上海合作组织国家青年学生春令营开营仪式在新疆师范大学举行。来自8个上合组织国家的近500名青年学生参加了此次春令营。图为参加春令营的来华青年学生在新疆师范大学学生(左)的指导下学习茶艺。
新华社记者 王 菲摄
加强交流互鉴,促进民心相通,是上合组织的温暖底色。成立20多年来,上合组织的人文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2024年7月上合组织阿斯塔纳峰会上,中国正式接任上合组织2024年至2025年轮值主席国。过去几个月来,上合组织人文交流活动越发精彩纷呈。新的一年,上合组织框架内,来自不同民族、拥有不同文化的人们必将在进一步的交流中越走越近。
更多交流活动
上合组织人文交流之树越来越枝繁叶茂。
近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国家协调员一行21人参访浙江杭州,探访西湖、西泠印社、中国丝绸博物馆、阿里巴巴集团、菜鸟集团等,体会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澎湃动能。
“这些作品承载着生活在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民众的文化和价值观。”参观“上海合作组织国际美术双年展”时,上合组织副秘书长索海尔·汗说,这是属于上合组织成员国艺术家的艺术之廊。在西泠印社,巴基斯坦上合组织国家协调员巴特发现了一枚巴基斯坦文字印章。“可以看到,相通的文化紧密联系着各成员国,不间断的人文合作将各国人民团结在一起。”
在上合组织阿斯塔纳峰会上,青岛被赋予“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新角色。2024年7月,“2024—2025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活动在青岛启动。此外,作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青岛重点打造上合组织框架内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色文旅品牌——“上合之夏”系列活动。2024“上合之夏”活动季聚焦跨文化对话、旅游业发展、青年交流、媒体合作、历史和文化遗产等领域,开展20余类近百场特色活动。
“近几个月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和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青岛等均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活动。”西北大学中亚研究院院长卢山冰教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上合组织人文交流合作呈现出元首外交引领、高访带动、高端机制示范、双边多边结合的特点:成员国元首在人文交流合作上的引领作用更加凸显;人文交流机制建设更加牢固,组织协调作用更加显著;各成员国对本国与他国开展人文交流合作更加重视;成员国之间双边和多边人文交流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更多情感共鸣
上合组织发展最牢固的基础在于文明互鉴,最深厚的力量在于民心相通。
由中国丝绸博物馆发起的“丝绸与丝路:从杭州到撒马尔罕”系列展览正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州立博物馆展出,今年已是展览在撒马尔罕展出的第三年。乌兹别克斯坦上合组织国家协调员乌拜杜拉耶夫感慨道,撒马尔罕是中国唐朝时期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承载了无数文化交汇的故事。“我很高兴看到借助丝绸之路的文化遗产,两国人民正在产生更多情感共鸣。”
人文合作是上海合作组织的重要支柱之一。2002年通过的《上海合作组织宪章》将文化领域合作列入本组织宗旨与目标。20多年来,在成员国共同努力下,上合组织文化合作领域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