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潮涌新岁 经济第一大省如何在谋新局中启新篇?

岁至年末,粤港澳大湾区各大港口、口岸繁忙依旧:来自广东的新能源车抢抓年前最后的海外订单,装船奔赴全球;来自智利的优质车厘子,则沿着广东新开辟的“车厘子专线”,不远万里“抢滩”春节市场。

不断密织的越洋航线,编织出这样一个崭新的起点:“外贸第一大省”广东,在年终岁尾之际,外贸进出口总额即将跨过9万亿级大关,与此同时,广东今年全年GDP有望突破14万亿元。

人们常用“万象更新”形容一年新启,对经历了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当前仍在积极应对来自全球挑战的广东外贸乃至广东整体经济而言,何尝不是又一轮向上“突围”的开始?

就在12月30日,中共广东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为广东明年经济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经济第一大省”将如何穿越周期再启新篇?

如何看变局?

外贸大省尽显“底色”与担当

探讨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奔跑的方向,首先要认清广东当前所处的方位。窥一斑而见全豹。作为“外贸第一大省”的广东,对外贸依存度依然高达六成,外贸形势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底色”,更关乎全年经济总体发展的“成色”,广东经济所遭遇的“变局”首先来自于此。观察过去一年广东经历的局面和挑战,不妨就从外贸开始。

去年,广东外贸增速也曾出现增速阶段性短暂回落,一度传出广东外贸“失速”的质疑。

而就在不久前,广东公布了今年前11个月外贸情况:进出口总额达8.27万亿元,同比增长10%,快于全国增速5.1个百分点——短短一年时间,广东外贸快速地实现了“逆风翻盘”。

有不少人断言:受市场和国际环境影响,外贸形势大起大落是常态。

然而,分析广东这一年来的“外贸之变”,我们既不能将外贸形势全部归因于全球环境变化,也不能归纳为广东外贸的“独立行情”。

更加细致的经济数据,也在佐证撑住外贸基本盘的力量在悄然变化:

今年前11个月,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2.58万亿元,增长1.3%。而2023年前三季度,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为下降9%——广东连续利用广交会、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培育新兴市场,向世界表明稳定、可预期的开放,是稳住阵脚的关键所在。

此外,今年前11个月,广东民营企业进出口5.27万亿元,增长15.8%,较广东整体进出口增速快5.8个百分点——培育民营经济,激发市场活水,广东正在用“内在强大”来对冲难以预期的外部风浪。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不难看出,这正是先行广东这一年多来正在探索并亲身实践、笃定推进的开放道路。

如何谋破局?

经济大省“深耕”新质生产力

就在这次全会召开前夕,广州开发区120个重大项目竣工投试产,其中40个重大项目签约,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低空经济及商业航天等多个未来产业——新质生产力在岭南大地已经转化落地为实实在在的新产业。

回望这一年,广东不断加快发展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超前布局6G、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领域频频发力、步履不停。

借力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大批科技创新发轫于企业,同时也应用在湾区市场。“企业是创新主体”在广东这片热土上有了生动的注解。

以湾区之名,联动港澳,则让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成为中国科技创新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区域之一。在《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百强科技集群排名中,“深圳—香港—广州”这一科技集群也连续五年蝉联全

国内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