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纽约12月30日电 跨年特稿|“极化”加剧凸显美国之变
新华社记者徐兴堂
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大背景下,美国作为全球唯一超级大国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失衡越发严重,政治极化更加凸显,社会撕裂日益加剧。2024年,共和党人特朗普以压倒性优势拿下所有摇摆州,赢得总统选举——这一结果恰是美国各种变化的集中反映。正如美国《外交》杂志一篇文章所言:“2024年美国大选的结果证实,2016年(特朗普当选总统)的情况并非反常现象。”随着美国新一届政府即将上台,其内外政策转向和调整或将给世界及自身带来更大冲击。
民生艰难
“我的钱包决定将选票投给谁。”这是大选前记者在美国各地采访中经常听到的一句话。美国舆论普遍认为,民众对经济状况不满是美国现任副总统、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哈里斯输给特朗普的重要原因之一。
过去几年,拜登政府频繁发布“亮眼”数据,宣传其经济政策的“成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2月4日发布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24年美国经济增长2.8%。这一增速在发达国家中相对较高,但美国民众并不买账,因为多数人感觉生活成本上升、压力变大。美国盖洛普公司12月23日发布的民调结果显示,仅有19%的美国人认为国家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经济与通胀等是美国人最担忧的问题。
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是造成美国民众生活质量下降的主因。美国劳工数据局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食品杂货价格比4年前上涨24.6%。很多美国人在社交媒体上抱怨,牛奶、鸡蛋等的价格翻了一番还多。他们对比4年前的购物小票,显示许多商品价格涨幅超过50%,有的超过300%。
一份题为“纽约市真实生活成本”的调查报告显示,过去4年,美国家庭基本生活开支增加131%,而家庭收入中位数的增幅只有71%。纽约大约一半成年人的收入无法覆盖基本生活开支。
对即将上任的新一届美国政府来说,解决上述问题并不容易,因为这涉及阶层固化、社会极化、种族歧视、政府低效等深层次问题。新政府计划设立政府效率部以削减联邦政府开支,但能取得什么样的效果尚不得而知。倘若美国再挑起大规模贸易争端,归根结底遭罪的还是普通民众。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施蒂格利茨预测,新一届美国政府如果大幅度提高关税,美国人,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需要的所有东西都会变得更加昂贵,而对富人减税的政策将进一步扩大贫富差距。
极化加剧
“我们往往把彼此视为敌人,而不是邻居,也不是同胞。所以我希望……我们能花点时间静下心来反思。”美国总统拜登在2024年圣诞节视频致辞中说。美国韦氏出版公司则通过分析在线词典使用情况,把英文单词“polarization(极化)”定为2024年美国年度词汇。
2024年美国大选期间,特朗普被刑事定罪、遭遇未遂刺杀;在拜登迫于党内压力退选后,哈里斯成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选战中,两大阵营相互攻击对方“威胁美国民主”。在电影《美国内战》在美国上映后,美国《滚石》杂志评论说:“你可能会不小心把影片的未来设定误认为是现在。”《大西洋》月刊则写道:“在这个政治极化的时代,这部电影引发了令人不安的共鸣。”
拜登政府与共和党人主政的得克萨斯州政府因移民问题发生摩擦和冲突,多次登上美国媒体头条。得克萨斯、佛罗里达等共和党人主政的州政府用大巴或飞机将非法入境的移民转运至民主党人主政的城市,作为向民主党发难的“武器”。美国国土安全部统计数据显示,拜登执政期间约有1000万“非法移民”进入美国,创下新纪录。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