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王上海工厂大门。
花王(中国)供图
第七届进博会期间,参观者在花王展台体验相关产品。
花王(中国)供图
第七届进博会期间的花王展台。
本报记者 岳林炜摄
花王上海工厂鸟瞰图。
花王(中国)供图
位于上海闵行区马桥镇的花王上海工厂门前,有一条马路被命名为“花王路”。上世纪90年代工厂建厂之初,这条路还是砂石小径,如今已升级为拥有4条机动车道的公路。“这条路的变迁不仅是日本花王集团30多年来在中国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折射了花王集团与中国市场的共同发展繁荣。”花王上海工厂总经理顾韧对记者说。
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国市场一直充满韧性和活力”
顾韧的桌上摆着两张照片:一张是1996年花王上海工厂建立之初拍摄的,工厂周边都是村庄和农田;一张是近期拍摄的,现代化的工业园区配有住宅区,绿树成荫,环境优美。
2017年底,紧邻花王上海工厂的嘉闵高架路建成通车,高架路入口距该厂只有约200米,花王上海工厂周边交通物流便利程度再次得到大幅提升。2023年秋天,当地政府对“花王路”进行景观升级改造。2024年春天,道路两旁新种植的樱花竞相绽放,“花王路”成为周边居民赏花的热门去处。
“中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消费市场充满活力,我们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从未改变。”花王集团专务执行董事西口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中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提供了广阔机遇。
花王集团1993年进入中国市场,最初的业务是销售洗面奶、洗发水等。西口徹介绍,多年来,集团旗下品牌产品深受中国消费者的喜爱。“如今,花王(中国)已发展为涵盖家庭生活用品、化妆品和工业用化学品等不同业务领域的综合性集团企业。”
“上海工厂投产初期,许多经销商开着卡车在工厂门口等待装货,当时的火爆情景我仍记忆犹新。”花王(中国)研发中心总监马世庆1995年就进入花王(中国)工作,他说,面对中国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花王(中国)不断推出新产品,深度参与中国日用消费品市场的发展。
“中国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曾在中国工作多年的西口徹对记者表示,“中国市场一直充满韧性和活力。在中国日用消费品市场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花王集团在中国的业务规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中国化妆品零售额达4142亿元人民币,是2006年零售额的10倍多。据相关负责人介绍,2006年花王(中国)开始在华布局化妆品业务并实现快速发展,到2023年在华化妆品销量增长超过10倍。“我们始终与中国市场同发展、共壮大。”西口徹说。
采访过程中,西口徹多次提到花王集团今年2月推出的一款以中国研发团队为核心研发的产品。他介绍,产品从研发、测试到生产、销售,全环节都在中国进行,“在研发阶段,我们就融入了中国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在西口徹看来,该产品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是因为契合了当下中国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证明了花王集团在华业务本土化战略的正确性。“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消费者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消费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的倾向,这些消费市场的新动向为花王拓展在华业务提供了新机遇。”西口徹说。
“从全球市场布局来看,当前日本以外的业务占花王集团总体销售额约45%。”西口徹表示,“中国市场一直是我们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为花王集团在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