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缅北明家犯罪集团案侦破记

2023年10月20日,在缅北果敢地区发生一起涉及中国公民的恶性案件,引起我国警方的高度重视。

自2023年7月以来,我国公安机关不断加大与缅甸执法安全合作力度,对缅北涉我电诈犯罪持续掀起凌厉攻势,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当地犯罪团伙感受到强大震慑和巨大压力。2023年10月19日,为躲避打击,长期盘踞于缅北果敢地区的明家犯罪集团,伙同电诈集团“金主”,组织武装力量分批转移中国籍涉诈人员。20日,被看押的涉诈人员在逃跑过程中,遭到武装人员开枪射击,致使中国籍涉诈人员4人死亡4人受伤。

案件发生以后,中缅警方依托两国执法安全合作机制开展联合调查。云南昆明、临沧,浙江温州等地公安机关在公安部组织指挥下迅速开展案件侦办。截至目前,缅北果敢明家犯罪集团主要犯罪嫌疑人明学昌畏罪自杀,明国平、明珍珍、明菊兰等人均已到案,现已查明涉嫌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诈骗、非法拘禁等多项罪名,查实一批命案,涉赌诈资金近百亿元,案件已由温州市人民检察院向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奔赴20多个省份100多个地市调查取证——

确保人案对应、证据链完整

案件发生在境外,涉案线索量多复杂,调查取证难度极大,公安机关面临重重考验。

要查明案件事实,需对上万名涉诈回流人员逐一筛查。“为了更加准确了解案件情况,‘10·20’案件发生后,我们与临沧、温州两地公安机关合作,开展联合调查。”昆明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支队长纳新介绍,“我们首先对缅方此前移交我方的涉诈人员进行一一讯问,找出400余名‘10·20’案件亲历者、知情人员,在充分掌握案件真实情况后,正式立案侦查。”

2023年12月,中国警方先后多次赴缅甸果敢地区,与缅警方联合开展现场勘查、调查取证、人员走访等工作,在不懈努力下,成功查获被藏匿的受害人尸体和大量关键物证。至此,“10·20”案取得了重大进展。

为进一步掌握犯罪团伙其他作案情况,公安机关对上万起相关联电诈案件、数千名电诈受害者开展调查取证。

涉诈APP的幕后人员,如何定位追踪?诈骗信息被删除,如何找到受骗人?一个人员众多的犯罪窝点,如何将诈骗行为与案件一一对应?

“如何最大程度侦查追踪电诈人员、确定案件受害人、固定犯罪证据,是对我们最大的考验。”温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张政说。

在侦办过程中,专案组民警一方面核对、筛查、分析缅方移交来的海量料单、话术、账本以及电子物证;另一方面利用数据化、信息化手段,批量比对案件信息,力争做到人案对应,确保证据链完整。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专案组民警奔赴20多个省份100多个地市进行侦查调查、搜证固证,形成案卷1110本,梳理物证书证近1.5万份,相关证据材料重达2吨。

目前,警方已查明涉及明家犯罪集团的电诈案件上万起,涉及赌诈资金近百亿元。“我们做了大量基础工作,就是想把证据固定好,把案件办扎实,经得起检验。”张政表示。

查证主要犯罪事实和严重危害——

一大批电诈人员先后被移交回国

2023年以来,缅北涉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高发,由此衍生了偷渡、非法拘禁等一系列犯罪活动,严重侵害我国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10·20”案件仅是缅北果敢“四大家族”之一的明家所犯下的累累恶行中的一起,针对明家犯罪集团的侦查早已开始。

“2023年7月,公安部部署开展打击缅北涉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项行动。当年8月,指定由温州公安机关侦办明家犯罪集团案。

国内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