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西气东输20年——气龙奔腾泽神州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

正常情况下,人眨眼一次需要0.2秒—0.4秒。

眨眼间的工夫,在西气东输霍尔果斯首站,就能输出450立方米天然气,约可满足1个家庭900天使用。

在轮南西气东输第一站,眨眼间可输出290立方米天然气,大约可满足1个家庭580天使用。

这就是西气东输工程,推动着滚滚气流,由西向东“奔跑”,连续7305天从未停息。

回顾历史,2004年12月30日,西气东输工程全线胜利建成并成功运营,到2024年12月30日,西气东输工程运营20年。20年来累计建成4条管线,输出天然气近1万亿立方米,供气范围逐渐覆盖全国28个省区市,惠及近5亿人。

西气东输20年,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作出了重要贡献。

西气为何要东输

从西到东,跨越山河,穿越时空。西气东输是一场规模宏大的资源调配。我们为何要不惜一切,将天然气进行“乾坤大挪移”?

时间的指针回拨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彼时亚洲金融风暴刚刚平息,我国GDP仍以近8%的速度迅猛增长,为支撑经济高速发展,煤炭消费占比达70%左右。

生活在城市的老一辈居民,一定还记得家家户户做蜂窝煤、扛煤气罐的场景,还有工业发电、有色金属冶炼等也几乎全依赖燃煤,高耸的黑色烟囱直接向大气排放废气,浓烟滚滚如同黑云压城。这样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的直接变化是,一些城市下的白雪很快变成黑雪,还有一些城市出现雾霾、酸雨等,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严峻挑战。

该怎么办?专家们开始思考,寻找可替代的清洁能源。

恰在此时,新疆南天山脚下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1998年9月,塔里木油田钻出克拉2井,喜获高产工业气流,由此发现当时我国最大整装气田——克拉2气田。

克拉2气田的横空出世,推动国家研究讨论西气东输工程。

2000年2月,国务院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关于西气东输工程方案论证汇报,对资源储量、市场前景和经济可行做了研究,肯定这项工程将把新疆天然气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

经过反复论证和严格比选,国家有关部门最终确定西气东输工程实施方案,第一期工程每年输气120亿立方米,建设投资1400亿元。管道干线西起新疆轮台县轮南镇,向东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和江苏,最终抵达上海青浦区白鹤镇,规划全长约4200公里。

2002年7月4日,作为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启动建设。

“如果没有克拉2气田的发现,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或许要再等若干年。”曾在塔里木油田工作、推动发现克拉2气田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贾承造说。

从西北荒漠到东海之滨,这条横贯我国东西的能源大动脉,承载的不仅仅是清洁能源,更是对沿线居民和企业的能源充足供应和可靠保障。“西气东输工程是一项宏伟的天然气输送工程。”贾承造表示,它不仅为东部人民送去期盼已久的“福气”,更为东部工业生产注入了新鲜“血液”。

西气东输难在哪

西气东输难度超乎想象。

从工程建设来看,西气东输管道敷设,并非“平铺直叙”,沿途要经过戈壁沙漠、黄土高原、太行山脉,穿过黄河、淮河、长江。如此复杂的施工地质条件,世界罕见。

中油(新疆)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油建分公司管道事业部施工处副处长刘艳龙,参与过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三线和四线建设。西气东输一线建设时,在陕西省子长市,刘艳龙

国内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