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莫让错误的爱酿成伤害——涉大熊猫造谣与诽谤案件追踪
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深受大家喜爱。在网上,直播和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引得不少网友在线围观国宝;在线下,一些大熊猫人气暴涨,游客纷纷前来一睹“网红”熊猫风采。
然而近来,少数极端“猫粉”通过发布短视频、开设线上直播等方式,“造热点”“带节奏”,大量炮制网络谣言“大熊猫不该进行野化放归”“电击取精危害巨大”“大熊猫繁育机构进行‘活体实验’”……煽动“猫粉”线下聚集滋扰,线上“人肉”“开盒”相关工作人员,实施寻衅滋事、侮辱诽谤等行为,触犯法律,甚至涉嫌犯罪。
造谣诽谤中伤大熊猫保护领域专家、从业人员
“很长一段时间,一接起电话就听到骂脏话,还收到各种辱骂、侮辱的信息,导致通宵失眠、焦虑。我现在所有陌生电话都不敢接。”谈及这一年多来的经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副主任侯蓉一度哽咽。曾被亲切地称为“熊猫妈妈”的她,没有想到会经历这样的网络暴力。
这些实施网络寻衅滋事、侮辱诽谤的行为,严重损坏大熊猫保护领域专家、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和个人名誉,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公安机关迅速开展调查,四川省攀枝花市唐某等人进入了警方视野。
经查,2023年以来,唐某等对网络上捏造的“侯蓉发明电击取精技术虐待大熊猫”“张志和用大熊猫做实验导致大熊猫死亡”等消息深信不疑,于是对侯蓉、张志和等大熊猫保护专家心生怨恨,后拉拢极端“猫粉”针对大熊猫保护单位及工作人员,通过邮寄举报信件、发布攻击辱骂视频、重复拨打110报警等方式进行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活动。
“侯蓉的电话被人发布在群里,唐某就煽动大家打电话,网暴侯蓉。”攀枝花市公安局西区分局网安大队大队长易传陶介绍,唐某等犯罪嫌疑人比较极端,把侯蓉的简历截图配上侮辱性文字后,发布在短视频平台里,类似的操作持续了很长时间。
“我现在真的很后悔,完全不知道会造成这么大的负面影响,当初就不该造谣!”今年7月,造谣女子唐某向办案民警坦陈,对自己的违法犯罪行为供认不讳。
寻衅滋事阻挠正常国际交流活动
四川警方调查发现,网络上不断出现针对大熊猫专家等人的网络暴力攻击主要有两个时间节点,一个是2023年4月旅美大熊猫“丫丫”回国,还有一个是2023年11月另外3只旅美大熊猫回国。一些极端动物保护者利用大熊猫回国带来的热度,通过线上线下的配合,不断编造谣言诽谤信息,甚至到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多处基地进行聚集滋扰,目的就是阻挠我国大熊猫正常的国际交流活动。
“‘宝力’‘青宝’要送到外国去了,简直是在残害大熊猫,我们要去现场找那些所谓的专家!”今年5月初,王某在群里大肆煽动“猫粉”。
6月13日10时许,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游客中心外出现10余人聚集。部分成员手持横幅并呼喊吸引游客,另一部分成员负责拍摄视频图像资料,企图制造与基地工作人员、民警发生冲突场景,以此扩大互联网负面舆论影响。
原来,广东裴某从公开信息获悉“宝力”“青宝”将赴外开展国际交流合作,遂多次与浙江徐某某沟通,煽动徐某某制造负面舆论。后徐某某与王某串联,策划于6月中旬组织网民前往卧龙神树坪基地、都江堰基地、雅安基地以拉横幅等形式阻挠大熊猫国际交流合作。
巡逻民警发现情况后,迅速进行上报,都江堰市公安局随即启动应急措施,并调派警力赶往现场维护秩序。
“别挤了,小心摔倒!”民警的劝阻并没有起到作用,现场闹事人员反而开始更疯狂的辱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