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个人养老金,五个热点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个人养老金制度在36个城市和地区试行两年后,于今年12月15日开始推广到全国,对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未退休人员全面开放,这意味着中国在构建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个人养老金是一种政府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个人自愿在特定账户存一笔钱,每年不超过一定限额;在享受税收优惠的同时,还可通过购买相关金融产品获取收益。那么,对于个人养老金应该如何开户购买并选择投资?如何通过参与个人养老金享受税费优惠?个人养老金如何保障存取,其发展前景又会怎样?对此,《环球时报》记者进行了相关调查。

怎样开通账户?如何选择投资?

山西大同市民王玲娜(化名)告诉《环球时报》记者,2022年11月2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开始试行时,山西全境只有晋城市一个试点。今年12月1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全国落地后,等了两年多的她终于有了开设自己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资格。经过多方咨询后,王玲娜决定在工商银行APP开户,整个过程只需要绑定银行账户、人脸识别和验证三个步骤,个人养老金账户就顺利开通。

记者了解到,加上工商银行,目前全国一共有23家商业银行可以提供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服务。工商银行北京朝阳区一家网点的工作人员称,除了工商银行的线上渠道外,个人还可选择支付宝和微信开设账户,过程同样非常方便。

王玲娜告诉记者,开通账户后,就可以从800多只存款、基金、理财等产品中选择投资,以此作为自己退休后的另一份养老保障。

与两年前相比,12月15日全国推广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又进一步进行了完善,可投资产品中纳入了国债、特定养老储蓄和指数基金。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26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国债投资期限长,收益固定,而指数基金挂钩资本市场收益高,波动大,从而为不同风险偏好、不同投资能力的参与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在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发展的同时助力资本市场发展。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目前,个人养老金可供选择的投资产品包括基金、理财、储蓄、保险、国债等五类。居民可根据个人投资理财能力、风险偏好以及可投资资金等因素,进行产品配置。距离退休时间比较近的人员,可选择更稳健的产品;距离退休时间比较远的参加人员,可适当选择更多的基金和理财产品。

周茂华认为,当前个人养老理财产品仍处于初级阶段,养老产品需要突出“养老保障”属性,投资期限相对长,同时,要提升产品收益吸引力,这对金融机构提出相对高的要求,未来差异化竞争将更好体现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与发展潜力。

为税费优惠算一笔账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今年12月底发布的《关于在全国范围实施个人养老金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公告》,在缴费环节,个人向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缴费按照12000元/年的限额标准,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据实扣除。在投资环节,计入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投资收益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在领取环节,个人领取的个人养老金不并入综合所得,单独按照3%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其缴纳的税款计入“工资、薪金所得”项目。

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少鹏27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个人养老金制度下,存款享有税收优惠,这相当于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北京市民赵晓峰(化名)自2022年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出后至今,每年都按上限缴够12000元,并选择了定期存款进行投资。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个人养老

国内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