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主研制的AG60E电动飞机成功首飞到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上线,从嫦娥六号任务实现人类首次月背采样返回,到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2024年,一批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11月17日靠泊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科考码头的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量子芯片是量子计算机的核心组件,其设计与制造技术的每一次革新,都是量子计算迈向实用化的关键一步。”“本源悟空”量子计算机硬件研制团队负责人孔伟成说。
2024年1月6日,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线运行。它匹配本源第三代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搭载72位超导量子芯片“悟空芯”,共有198个量子比特,真正落地了量子芯片的批量自动化测试,量子计算机的整机运行效率大大提升。
9月20日,在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参观者在参观“本源悟空”超导量子计算机模型。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本源悟空”量子计算机硬件研制团队负责人孔伟成介绍,“我们未来的目标是,量子计算能够形成稳定的、实用性算力,与‘超算’‘智算’一起协同发展,形成更加强大的‘中国算力’,共同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澎湃动力。”
2月27日,5座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盛世龙在深圳蛇口邮轮母港附近海域上空飞行。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1月,我国自主研制的AG60E电动飞机成功首飞;2月,5座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盛世龙首次实现从深圳到珠海飞行;3月底,国产民用载人飞艇“祥云”AS700完成首次转场飞行……今年以来,低空经济领域“新”事不断。
11月27日,丰翼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一架无人机搭载着快件从珠海飞抵深圳蛇口集装箱码头附近的起降点。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御风未来飞行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谢陵说,“经过这一年的发展,也可以看到今年的低空经济关注度更高了,更多的人能理解我们产品未来应用的可能性了。”
哈尔滨市平房区工业信息科技局局长廖晓芳说,“低空经济一头牵着制造业,一头连着数字经济、新消费业态,蕴藏着推动产业升级、激发新业态的巨大潜能。”
2024年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球样品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2024年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任务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的创举。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卞志刚说:“嫦娥六号任务是中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技术水平最高的月球探测任务,实现了三大技术突破和一项世界第一,即突破了月球例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技术,月球智能采样技术,月背起飞上升技术,实现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自动采样返回,再次创造了中国航天的世界纪录。”
11月13日,观众在观看拍摄嫦娥六号任务取回的月球背面月壤样品。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嫦娥六号任务从月球背面采样带回1935.3克珍贵样品,为开展月背相关研究提供了难得机遇。我国科学家通过分析嫦娥六号月球样品,获得人类首份月背古磁场信息,填补了月球磁场中晚期演化的数据空白。
这是9月24日在月球样品实验室拍摄的月球样品。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2024年11月30日晚,在中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