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带着1000万美元“见面礼” 美国人到了大马士革

12月20日,由美国助理国务卿芭芭拉·利夫率领的一个三人代表团抵达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与“沙姆解放组织”(HTS)首领朱拉尼(备注:本名艾哈迈德·沙拉)举行会谈。这是2012年2月美国关闭驻叙大使馆以来,美国官员首次访问叙利亚,距离叙利亚巴沙尔·阿萨德政权被推翻仅13天。

白宫的“见面礼”

12年来首次到访,美国外交官就送上了一个大大的“见面礼”——取消2013年美国政府颁布的对朱拉尼1000万美元的悬赏令。

△2017年5月16日 美国驻叙利亚大使馆:我们致力于将这名“沙姆解放组织”中的基地组织叙利亚分支头目绳之以法。

这是演的哪一出呢?

实际上,美国人的“慷慨”是贴了“价签”的。美国外交代表团开出了价码,要求朱拉尼“确保恐怖组织不在叙利亚境内或境外对包括美国及其地区伙伴构成威胁”。说白了,还是不是“恐怖组织”不重要,重要的是美国人的利益不能受损。

这样的交易在美国政治史上的确不是第一遭。但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此前一天,即12月19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HR5009-2025财年军人生活质量改善和国防授权法案》。

△美国国会网站有关HR5009法案的网页截图

在这项看似与叙利亚无关的法案中,实际上藏着一项致命条款。法案第5123条规定:将2020年出台的涉及对叙制裁的《凯撒法案》的有效期延长至2029年。这份《凯撒法案》正是拖垮巴沙尔·阿萨德政权的“慢性毒药”。

摆明了,“好心”的美国人在敲打叙利亚过渡政府:不听话?你可以试试看。

△《凯撒叙利亚平民保护法案》(简称《凯撒法案》)

“大马士革的星冰乐”

“绵里藏针”“口蜜腹剑”……这一套,美国人已经不是第一次在大马士革搞了。

2010年6月,“阿拉伯之春”前夕,两位年轻的美国人出现在了大马士革街头——亚历克·罗斯和贾里德·科恩。身为美国国务院官员的他们,随团来到大马士革。

对于此行,他们显得非常满意。贾里德·科恩像游客一样发推特称:“不开玩笑地说,在大马士革北部的卡拉姆恩大学,我喝到了最棒的星冰乐。”

表面轻松的背后,一场阴谋正在酝酿。他们将叙利亚看成美国“互联网自由”战略的试验场之一。

亚历克·罗斯毫不讳言“互联网自由”战略的目的:“互联网就像一个‘加速器’,传统意义上需要几个月甚至数年才能成型的政治运动,现在只需要仅仅几周。”

美国人的“甜蜜毒药”在几个月后开始发酵。动荡和战火席卷西亚北非。在搞乱突尼斯、埃及、利比亚后,美国及其扶持的势力将“死亡之手”伸向了叙利亚。

2012年2月,正当叙利亚处于内战之际,现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时任美国国务卿办公厅副主任的杰克·沙利文向时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发送了这样一份邮件:“注意最后一项,基地组织在叙利亚站我们这一边。”

沙利文之所以这样说,原因就在于当时的基地组织也和美国一样,打算推翻阿萨德政府。

站在美国一边的基地组织叙利亚分支不是别人,正是“努斯拉阵线”。

2011年,叙利亚因“阿拉伯之春”陷入内战后,曾在伊拉克抗击入侵美军的叙利亚青年朱拉尼被基地组织派回叙利亚成立分支机构,该机构后改名为“努斯拉阵线”。2016年,“努斯拉阵线”宣布与基地组织分道扬镳。2017年初,该组织与其他反对派势力联合,更名为“沙姆解放组织”。这就是2024年底12天内占领了大马士革的武装。

致命的

国际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