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白云怡】横琴地处广东珠海南端,与澳门一水之隔,是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重要平台。近年来,横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澳门青年,他们带着对祖国内地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憧憬,在这里开始了创业之路。从电商平台到智慧社区,从零售门店到商务服务,《环球时报》记者采访了多名在横琴创业的澳门青年,他们的故事宛然是粤港澳大湾区飞速发展的缩影,而他们自身也在为澳门与内地深度融合,为祖国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几年内,我在横琴开了3家门店”
土生土长的澳门人刘烱超第一次从澳门来到横琴还是在2017年。彼时,他供职的澳门企业在这里参与开发了一个商业综合体项目,出于好奇心和探索新事物的心态,他也加入了这一项目。刘烱超对《环球时报》记者回忆:“当时横琴还不像今天,很多地方都还很荒芜。”但从每天的工作中,他观察到横琴巨大的发展潜力,并决定以更“沉浸”的方式加入这一进程。
2018年,刘烱超和多年的好友——另一名土生土长的澳门人在横琴创建电商服务平台“发现澳门”,该平台面向大湾区,可以向更多内地人推介并售卖澳门特色产品与服务。在这个平台上,人们可以很容易找到澳门街巷里最地道的本地美食,也可以购买心仪的小众旅游项目套餐。
“我们的本意是借此凝聚澳门本地人的情感,同时也让内地同胞更了解澳门。”刘烱超告诉记者,他发现,在大湾区做跨境服务电商的前景,似乎比他之前预想的还要好。“澳门每年都有3000万人次的游客群体。在这一背景下,我们这个平台注册用户接近100万,90%是游客,其中70%来自粤港澳大湾区。”
刘智龙是这片“热土”上另一位创业先锋。2012年,刘智龙从海外留学回到澳门,他对庞大的内地市场很感兴趣,便立即报名去内地实习,也留意到大湾区针对港澳青年的创业政策和发展机遇。最一开始,他还有些犹豫,直到2014年听说长隆主题乐园将在珠海横琴开业,当地希望可以招到一些澳门企业或者品牌进驻,他觉得自己的机会到了。
刘智龙把自己的零售特产礼物门店开进了长隆主题乐园。“长隆主题乐园开业后,游客量不断打破纪录,很多游客想购买特产回家送给亲朋好友,而澳门的特产很受欢迎,我的门店生意因此十分兴旺。几年内,我们就在横琴开设了3家门店。”
2020年后的几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大湾区的游客量有所减少,这也一度影响到刘智龙的零售生意。不过,刘智龙又看到了新的商业机遇——无接触支付和生活方式。“内地在这方面的技术已经很先进,我觉得澳门也可以引入。”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因此在横琴成立一家科技公司,主做智慧化社区,并在澳门的居民社区里推广无接触物业管理经验。
刘智龙告诉记者,目前,自己在横琴和广州都开设了公司,将来如果有机会拓展其他业务,他也希望到大湾区更多城市去发展。特别是深中通道开通后,去深圳也更加方便,他自己也在做这方面的考虑。
“创业体验非常好”
自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实施以来,粤港澳税务部门推动落实大湾区的税收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帮助在大湾区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及时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红利。在“双15%”所得税、澳门居民个税优惠等政策加持下,横琴已经成为内地澳资企业最集中的区域和澳门青年创新创业的首选地。
在采访中,不少澳门人都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优惠的税收政策、蓬勃积极的创新环境、相对较低的人工成本、面向内地和日本、东南亚的巨大市场,以及当地政府的高效与开放,是他们选择到横琴以及其他大湾区城市创业的重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