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 马晶晶 李炫旻 青木 甄翔】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11月份主要经济指标,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4%,高于10月份的 5.3%,成为各方关注的亮点。路透社称,这超出了该媒体对26位分析师调查得出的5.3%的预期,“表明随着最近的刺激措施开始发力,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企稳”。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当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今年以来,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国内经济调整转型困难有所增多,经济运行一季度开局良好,二三季度压力有所增大。面对复杂的局面,党中央科学决策,加大逆周期调控,特别是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以后,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快推出,四季度以来主要经济指标明显回升,社会信心有效提振,积极变化显著增多。从全年情况看,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有望顺利实现。荷兰国际集团16日的研报认为,今年还剩最后一个月数据,不过中国将实现经济增长5%左右的目标。“上周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明,明年还会有强大的政策支持”。
“生产升、需求增、就业稳、市场暖、质量优”
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4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分别增长7.8%和7.6%,明显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分产品看,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1.1%、29.3%、8.7%。
“中国工业正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增长”,瑞士《财经报》16日评论说。美联社称,中国政府继续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高科技产业,这些因素令工厂保持开工运转,为制造业提供支持。德国Electrive新闻网关注到,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50万辆,连续第三个月创下新纪录,比去年同期增长47.4%,令人印象深刻。
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763亿元,同比增长3.0%,环比增长0.16%。这一数据引发各方不同解读。美国《华尔街日报》称,10月的这一数据增幅为4.8%,考虑到 11月购物节之前的大幅折扣,放缓幅度并没有那么大。美联社提到,中国政府的以旧换新政策吸引了人们用旧电器更换更新的版本,电器和汽车的销量激增。
付凌晖16日表示,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0%,比上月有所回落,主要是受到“双十一”网购分流影响。如果将10月和11月两个月合并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长3.9%,比三季度平均增速加快1.2个百分点,表明四季度以来市场销售总体回升。此外,以旧换新政策支持的汽车、家电、家装等领域商品市场销售继续保持较快增长。11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汽车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2.2%、6.6%和10.5%,均明显快于商品零售额增速,继续成为拉动市场销售增长的重要力量。
“中国房地产价格数据继续显示出令人鼓舞的迹象”,也引发各方关注。路透社16日称,11月中国房价跌幅达到过去17个月以来的最小水平,说明在政府提振房地产市场努力下,房地产市场有企稳迹象。
付凌晖表示,在宏观政策组合效应持续释放的作用下,11月份生产较快增长,需求继续扩大,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楼市和股市趋于活跃,市场预期持续改善,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经济运行延续回升态势。具体来看可以归纳为:“生产升、需求增、就业稳、市场暖、质量优”几个特点。他说,总的看,四季度以来市场销售总体回升的态势延续,政策拉动效果继续显现。当然也要看到,消费增长的内生动力还需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