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横琴、澳门之间“丝滑过关”,轻松完成业务洽谈、生产制造、科技研发等工作;驾驶澳门单牌车“北上”,到大湾区内地城市探亲旅游、购物办事;深入内地各省份,参与文化寻根、乡村全面振兴和公益事业……对澳门同胞来说,来到内地、与内地同胞交流互动早已是寻常事。
回归祖国25年来,澳门与祖国内地的交流合作持续深化,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商贸投资,澳门与内地在经济、文化、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交流不断、合作不断、共赢不断。澳门同胞与内地同胞心手相连,一起绘就出和衷共济的动人画卷。
深化经贸合作
黄茵是一名澳门女孩,多年前来到横琴注册成立公司,生产澳门总公司研发的中医药产品。“按照规定,对在澳门审批和注册、在合作区生产的中医药产品、食品及保健品,允许使用‘澳门监造’‘澳门监制’或‘澳门设计’标志。这对澳门企业到横琴落户发展有很强的吸引力。”她说。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出台,澳门成为大湾区4个中心城市之一,明确了建设“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定位。2021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挂牌成立。2024年3月1日零时起,合作区正式实施分线管理封关运行。截至今年7月,合作区澳企总数达6365户,比3年前增长37.27%。今年上半年,合作区澳资产业增加值达18.81亿元人民币。横琴的发展正为澳门产业多元发展提供新空间,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琴澳深度融合是澳门与内地经济紧密合作的生动案例。回归祖国25年来,中央出台多项政策支持澳门发展,助力澳门走进内地市场、抓住内地发展机遇。如开放内地居民赴澳“个人游”、签署《关于支持澳门全面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安排》、推出众多促进澳门与内地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建设、签署《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
在CEPA框架下,2004年至2024年6月,澳门累计零关税货物出口金额达到14.5亿元,发出澳门服务提供者证明书883个。今年10月,内地与澳门签署《关于修订〈CEPA服务贸易协议〉的协议二》,受到澳门社会各界广泛欢迎。各界人士普遍认为,协议将进一步扩大内地对澳门服务领域开放,让业界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将有效助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数据显示,2023年,内地与澳门贸易额达38.4亿美元,较澳门回归前增长了4.3倍。截至2024年10月,内地累计吸收澳门直接投资239.3亿美元,内地对澳门直接投资141.9亿美元。
厚植家国情怀
11月中旬,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以下简称“珠海航展”)在广东珠海举办。面对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和俄罗斯“勇士”飞行表演队带来的精彩表演,澳门青年曾祥新频频按下快门,记录精彩瞬间。“航展让我有一种科幻走进现实的感觉,真的是大饱眼福!”
参观珠海航展,感受国家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成就,是澳门同胞了解内地、增进交流的一个缩影。回归祖国25年来,澳门与内地人文交流不断加强。从小学生到大学生,从企业员工到社会义工,澳门同胞除了到内地旅游、工作,还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到内地交流探访,切身感受祖国内地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在北京,每年暑假都有澳门学生来到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恭王府,参与展览策划、古籍修复、文创研发等方面的实习工作,沉浸式体验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在贵州黔东南,澳门的足球爱好者跨越千里参与“村超”比赛,在欣赏特色侗族歌舞的同时也为当地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