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有哪些变化和重点?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会议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此次会议,对明年经济发展定下了怎样的方向?部署了哪些具体的工作任务?《新闻1+1》本期连线宏观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带来分析解读。

从会议中看到哪些具体的方法和新提法?

宏观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介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政治局会议的相关内容进行细化、落实和部署。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提出五个统筹的新思路和新要求,涉及如何统筹政府与市场,如何统筹增量与存量,如何统筹新旧动能的协调,实际上意味着我们一些政策框架和逻辑的转向。

对于超常规逆周期政策的内涵进行了深入解释,特别是对于更加积极地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内涵进行了界定。

从九大方面部署了2025年的重点工作任务,能够把握住2025年整个国家对于宏观经济认识,政策定位以及相应工作任务的开展。

“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在明年经济工作中如何体现?

如何理解“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刘元春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政策的力度,这就体现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力度全面加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明确对于财政赤字、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相应的一些政策实施方式,进行了一些调整。对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进行了不仅仅是在存款利率和准备金率的调整,对于流动性上面也进行了界定。因此,它的力度与以往是不一样的,它要对冲目前整个内外部下行的压力。

工具内涵比原来更多,品种也会更多。这些工具的使用,意味着我们的政策储备和政策的方案比原来要多,因为它要应对一些不确定性,要相机决策。

要求实施的精准性和实施的速度,比以往要快要准。这里面就包括基层的三保问题如何进一步地加力,要求一些工具要有新的特色。因此,“超常规”就体现在我们的力度、工具以及精准度这几个方面。

2025年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到什么程度?

刘元春介绍,这是时隔十四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我们去追寻2009年时所实施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就会看到,降准降息会在我们今年实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进行,对我们300多万亿的存款以及250多万亿的贷款,会有效地使银行的贷款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时,也能够减轻贷款者利息的支付。还有更为重要的是要保持流动性充裕。

虽然这不是一个新提法,但是在我们目前所面临的形势上,流动性管理依然是我们防范金融危机、保证国民经济畅通循环的一个基本性操作。这个流动性的充裕,就要求我们在货币供应链以及我们的社会融资总量,在存量和增量两端来适应整个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个需要里边一定能够配合我们更加积极地财政政策,能够配合我们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价格端的一些调整,同时也能配合我们大量的一些投资消费类的政策推进。这里面是具有一定的弹性的,但是它一定会摆脱我们过去所出现的一些流动性偏好陷阱和流动性收缩的一些问题。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为何位列2025年重点任务之首?

刘元春介绍,这一次政策排序发生变化,是根据我们当下宏观经济形势主要矛盾的变化来进行的,也就是说我们现在主要矛盾是总需求不足,是整个国民经济循环不畅,这是一个主要矛盾,这就决定了我们要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面扩大内需成为首要任务和首要工作。

这里面的提振,很重要地体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消费专项行动,我们以往在扩消费上面没有专门这

国内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