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贾 丽
为加速厚植冰雪优势,释放冰雪红利,多地正密集出台一系列促进冰雪产业发展的新政策,助推冰雪“冷”资源变为经济“热”引擎。
今年以来,冰雪经济以磅礴之势席卷全国,相关产业融资规模不断攀升,企业注册数量同比大幅上扬,“冰雪热”一浪高过一浪。北京蚂蜂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蜂窝”)公布的数据显示,各地“冰雪”“赏雪”相关热度近一周(11月27日至12月4日)平均涨幅超过50%,“滑雪”平均热度涨幅超过100%。其中,冰雪之都哈尔滨成了冬季旅游热度提升最快的城市。
哈尔滨作为世界闻名的冰雪旅游胜地、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冰雪文化城市,在全国冰雪经济的版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了解,第二十六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冰雪景观建设正紧锣密鼓地推进,而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亚冬会”)则将于2025年2月7日至2月14日在哈尔滨举办。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深入哈尔滨、大庆等地,实地探访亚冬会比赛场馆、中央大街、数字龙江智算中心等,试图立足“尔滨”看全国,寻找冰雪经济的“流量密码”。
新技术护航冰雪产业
作为“老工业基地”,哈尔滨正依托人工智能、算力、5G-A等新技术展现“新气象”。
记者在哈尔滨体育学院的综合馆(以下简称“综合馆”)内看到,运动健儿们正为亚冬会紧张备战,多部仪器正通过视频同步采集着数据,场馆内以5G-A、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持的智能设备已调整完毕,未来将应用于亚冬会赛事。
“哈尔滨正在持续引入新技术以打造冰雪新经济。我们已经在综合馆以及旁边的速滑馆部署了5G-A网络,采用双链路等机制确保网络延展性。”黑龙江联通哈尔滨分公司网络优化中心副经理张君毅表示。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5G-A和AI技术将在赛事指挥、媒体转播等环节起到关键作用。同时,网络运营商还与企业联合实施了立体组网及天空一体化演练,结合毫米波技术,增强冰雪场景下的网络综合能力。
马蜂窝数据显示,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近一周(11月27日至12月4日)热度环比上涨150%。中央大街客流量持续增长。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2023-2024雪季,哈尔滨共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00%,实现旅游收入1248亿元,同比增长500%。
大量游客同时联网,给通信基站带来了巨大的考验,新型通信网络技术为这座冰雪之城搭建起了坚实的“通信桥梁”。在哈尔滨的中央大街,游客频繁地拍照、上传视频,现场直播不断。对此,网络运营商在热门景区铺设了5G-A网络,确保游客手机网络的畅通。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黑龙江有限公司市场经营部三级经理阚莹莹指着街道上的新型基站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新技术正加速中央大街等场景数字化转型,黑龙江目前正在全省上线5G-A‘套餐’,促进冰雪经济和智慧旅游发展。”
自哈尔滨承办亚冬会以来,哈牡高速铁路沿线累计新开通5G基站323个,亚布力滑雪中心增补5G基站9个,实现信号升级。此外,亚冬会执委会办公场所及多数热点景区均完成5G-A网络部署,集成大模型算法。
“围绕通信及人工智能领域的一系列布局,不仅是黑龙江对智慧冰雪赛事、旅游等领域的持续投入,也是大力发展冰雪经济的一个缩影。更重要的是,这一冰雪‘热效应’正从哈尔滨自北向南加速辐射至全国多地。”中科(黑龙江)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栾红燕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冰雪热潮”已蔓延全国
从北国的“冰雪奇缘”到南方的“滑雪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