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编者的话: “黑神话:悟空”“city不city”“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这些关键词见证了2024年“新中式”文化的蓬勃生长。这一年,《环球时报》记者在世界中文大会、世界古典学大会等现场采访中外名家,对话北京中轴线申遗负责人及《黑神话:悟空》缔造者。其间,记者感受到,无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中国文化都悄然绽放“新中式”之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王杰认为,“新中式”文化可理解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新理念、新表达所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这种文化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注入活力。
新“三驾马车”靠什么“征服”世界
环球时报记者 刘明 张妮 徐刘刘 冀昱樵
2024年,中国文化出海呈现“新中式”特色。7月27日,“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编制团队负责人吕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现有的世界遗产项目中,很少有像北京中轴线一样,时间跨度从古代一直延续到现在的,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性。“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为世界提供了一个阅读历史的新角度,也为如何评定世界遗产打开了新思路。”
这一年,伴随《黑神话:悟空》火爆全球,游戏、网剧和网文被视为推动“新中式”文化出海的新“三驾马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新中式’文化不仅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复苏,也折射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新中式’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活化’,把古老神话与先进科技融合在游戏里,将古典文化与现代时尚糅杂于网剧中,它们走出国门,使得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认可。”
被称为“游戏界奥斯卡”的The Game Award 2024于10日公布“玩家之声”奖项入围“决赛圈”的5款游戏,其中4款来自中国,分别是《黑神话:悟空》(如图)《绝区零》《鸣潮》《原神》。
8月20日,中国首款单机3A游戏《黑神话:悟空》“横空出世”,一路斩获诸多奖项,于12月5日入选美国《时代》杂志“2024年度最佳电子游戏”,截至目前在Steam平台上的销售量已突破2300万,总收入超过10.1亿美元。《时代》杂志评价称,《黑神话:悟空》“创造了历史,拥有今年最好的艺术设计,莽林葱郁,庙宇森严,群岚巍峨,华丽而细腻”。
《黑神话:悟空》制作人、游戏科学创始人兼CEO冯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一定要把文化理解为活的东西。如果没有现代技术去加持,没有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强化对非遗的认知,它就会变得很脆弱。”北京资深文化评论家石文学称:“《黑神话:悟空》广阔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与全球年轻人产生深刻共鸣。”
5月7日,国产现实题材剧集《新生》上线网飞平台,11日登顶收视榜首,至收官日连续4天独霸鳌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中国剧集发展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电视剧出口总额达到8274万美元,同比增长45.6%。美国“第34街”网站称,中国仙侠剧具有难以被他国复制的文化元素,古装服饰韵味悠长,古代建筑优雅华丽,古风音乐摄人心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