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中欧基金周蔚文:践行投研“工业化” 提升主动权益的Alpha胜率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剧烈的市场波动和多元化的投资需求,资管行业应如何提升Alpha创造能力? 近日,以“看见·中欧制造”为主题的中欧基金2025年度策略会上,中欧基金权益投决会主席周蔚文分享了如何通过主动权益投研的“工业化”实践方法,来实现Alpha的稳定性和胜率提升。

“主动权益投研作为资产管理行业的一个分支,本质上是以获取股票投资收益为目的的上市公司相关信息加工处理行业。”他总结道,通过深化价值认知、统一投资理念、专业化分工、中间品标准化、提高识别率和文化建设六大措施,力争实现稳定可持续的长期超额收益。

主动权益面临四重挑战:“多、少、烈、大”

周蔚文在会上提出,当前主动权益投资正处于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基金经理需要面对“多、少、烈、大”四大难题,即公司数量多、单个基金经理投研精力有限、同业竞争激烈、产品品类多且个别体量大。

具体来看,“多”指的是上市公司数量庞大,A股和港股市场共有6000多家上市公司,基金经理需要在其中做出选择,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少”则体现在基金经理能够真正深入研究的公司数量有限,在信息处理上面临一定压力。

“烈”指的是市场竞争激烈。随着被动基金和量化基金的崛起,主动权益基金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即便在主动管理领域,基金经理和产品数量的激增也使得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大”体现在部分基金管理规模快速增长,创造Alpha的难度也相应提升。

尽管面临重重挑战,但拉长数据表现来看,主动权益基金依然能创造可观的超额收益。“因为市场主要市值的增长由少数优秀公司贡献,主动权益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他认为,因此更需要通过‘工业化’思路,平台化公募基金才能实现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有助于提高获取长期Alpha的胜率。

“工业化”思路引入:六大措施提高胜率

“主动权益投研作为资产管理行业的一个分支,本质上是以获取股票投资收益为目的的上市公司相关信息加工处理行业。”周蔚文指出,其中涉及到庞大规模的“原材料”,包括上市公司公告、调研、行业新闻等;而“中间品”则是研究员产出的各种成果;“产成品”则是基金经理的产品与产品组合。

这个特殊行业的特点之一就是原材料信息量巨大、随时变化、利用率低。据中欧基金统计,公司一年调研路程达90多万公里,专家电话会议近1.2万次,路演接近8000次。(数据来源:中欧基金整理,2024/9/30。)

“这使得基金经理不仅要处理原材料和信息加工,同时要处理中间产品。叠加公募产品SKU多,对中间品的需求多样,又增加了工业化生产难度。”他表示。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周蔚文表示,中欧基金的“工业化”实践采取了以下六大措施:

其一是深化对价值的认知。这主要体现在深化DCF模型,对不同行业长期利润波动率的认知,从而识别并避免估值泡沫,为投资者创造更好的Alpha。

周蔚文以光伏行业为例,“该行业自2018年以来增长表现优异,如果站在2021年的视角线性外推,会认为过去几年行业增速较高,未来一年预期增长率同样乐观,且市盈率处于较低水平。但是事实上,该行业本质上是利润率波动较大的普通制造业,2023年行业利润大幅下滑,2024年出现大面积亏损。若能在当时适时减少投资,不仅可以规避风险,还能为投资者创造更优质的Alpha回报。”

其二是统一投资理念。中欧基金的投资理念是基于深度基本面研究的中长期价值投资,通过

财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