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随着年底的临近,基金公司纷纷在产品发行与营销方面展开激烈竞争。据悉,不少公司正积极布局新产品发行,并加强老产品的持续营销,以期在年度“规模战”中脱颖而出。其中,债券型基金(债基)和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成为基金公司提升管理规模的关键。
特别是在市场回暖及中证A500ETF等重磅产品频出的背景下,ETF产品的募集规模持续攀升。Wind数据显示,11月份全市场新成立的基金中,股票指数基金募集规模占比超过七成。
与此同时,债基也在基金公司年底“规模战”中扮演重要角色。各家公司纷纷抓住年底债市机会,冲刺债基规模,为明年打下坚实基础。
在积极冲刺年底规模的同时,基金公司也在紧锣密鼓地规划明年的产品布局。据了解,指数产品和固定收益产品(固收)已成为多家基金公司明年的重点布局方向。
发展指数产品已成为行业共识。多家基金公司表示,将不遗余力地投入产品开发、渠道资源等方面,推动被动权益基金规模的提升。易方达基金指数投资部总经理林伟斌指出,对标美国市场,A股市场的被动权益基金规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固收产品同样受到基金公司的重视。多家公司表示,将提升固收投资能力,完善固收产品线,以满足不同风格偏好客户的需求。其中,“固收+”产品成为部分基金公司明年布局的重点方向,寄望通过此类产品拉动规模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多资产布局也成为多家基金公司在规划明年业务时提及的关键词。此外,低波动产品也受到公募基金人士的青睐。他们认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低波动资产配置策略有望为投资者提供稳健的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