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2024年终报道】中国军事外交呈现三大特点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郭媛丹】编者的话:军事外交是维护国际和平、促进国际安全合作的重要桥梁。2024年,全球格局持续演变,中国军队立足国家外交工作总体布局,面向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以更加开放包容姿态,与各国开展军事互访、联演联训联巡等丰富多样的军事交流合作,向世界各国军队展现了解放军文明之师、正义之师、和平之师的形象。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都认为,2024年中国对外军事交往走深走实,呈现出三大亮点。其中,联演联训走向常态化、机制化、规范化,数量创新高,也出现一些新的突破点和数个首次。在促进双边和多边军事关系发展、应对国际安全挑战中,中国军事外交成效显著,为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亮点一:大国军事外交备受瞩目

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多位专家在谈及2024年中国军事外交时不约而同地认为本年度中俄、中美等大国军事外交的发展是最值得关注的亮点之一。

“在中国外交工作总体布局中,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2024年,中国军事外交服从并服务于国家外交工作总体布局,践行人类安全共同体理念,对俄、对美军事外交在中国大国军事外交中居于重要地位。”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问题专家卓华9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2024年在两国元首引领下,中俄两国关系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成为大国关系中的全新典范。”军事专家张军社9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俄两军在互信与合作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2024年,中俄两军高层互访、联演联巡等军事行动频繁。7月上中旬,中俄“海上联合-2024”联合演习在湛江附近海空域举行,7月下旬和11月下旬中俄两军先后组织了两次空中战略巡航。这都是中俄两军之间常态化的年度联合演习,但呈现出常练常新的特点。最为典型的例子是:7月25日,中俄两军在白令海相关空域组织联合空中战略巡航。此次是中国空军飞机首次赴白令海相关空域执行巡航任务,飞行时间长、航程远、空域环境陌生。

此外,中俄海警举行了联演联巡行动。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俄海警联合巡航是历史首次,同样也是中国海警舰艇编队首次进入北冰洋海域,这不仅有效拓展了海警远洋航行范围,也全面检验了海警舰艇在陌生海域遂行任务能力。

卓华评价说,2024年中俄高水平军事合作在多个维度继续扩展和深化。两军常态化、机制化的联演联巡和军事互访等频次增加;行动范围沿当面向海空纵深延展;双边与多边平台搭配,由聚焦当面安全走向维护周边热点地区稳定;行动内容由传统和非传统军事安全指向,向海警海洋权益维护与执法合作扩充。“这体现出高度的政治互信、战略互信、军事互信,对保持中俄关系健康发展、震慑和反制大国军事胁迫、适应当前安全形势和需求、维护区域内和平与稳定发挥了显著的正向作用。”卓华表示。

10月15日,在会见来华访问的俄罗斯防长别洛乌索夫时,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表示,希望双方共同努力,落实好两国元首重要共识,保持高层密切交往,深化拓展两军关系,捍卫各自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携手维护国际和地区和平稳定。

相较而言,中美关系依旧充满曲折,但2024年中美两军保持了对话与沟通的态势。2023年11月,中美两国元首在旧金山会晤期间,一致同意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恢复两军高层沟通、中美国防部工作会晤、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会议,开展中美两军战区领导通话。2024年,上述4项两军交流合作机制得以全面重启。当地时间5月31日,中国国

军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