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抵达南极大陆前的惊险时刻!近距离看“雪龙兄弟”备战“魔鬼”西风带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正在进行。由于海上卫星信号较差,总台央视记者王楠登陆南极中山站之后,第一时间发回了报道。

时间先回到半个月前——

在抵达中山站前,“雪龙”号和“雪龙2”号这两艘船在茫茫大海都经历了哪些惊险时刻?

根据前往南极的路线,这两艘船都将穿越西风带。对于航海人来说,说到西风带,都会使用“咆哮西风带”或者“魔鬼西风带”来形容。由于南半球该地区海洋面积较大,几乎没有陆地的阻挡,近地面摩擦力较小,西风风速较大,同时气旋活动活跃,能掀起4到5米的海浪,行船危险系数较高。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号和“雪龙2”号也将面临西风带的考验。

11月17日下午的一则全船广播,让队员们紧张了起来。在王金富的房间,他正在用绳子将椅子和行李缠在一起,这已经是他第二次执行南极任务了。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队员 王金富:自己带的绳,就为了过西风带,每年走这地方都绑,这地方容易摇晃。

目前,“雪龙2”号搭乘的人员中,近一半都将在秦岭站进行施工改机电安装以及新能源建设等工作,其中有20多个人是第一次参加南极任务。作为这些队员的负责人,郑迪在进入西风带之前,提前检查了他们的物品绑扎。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队员 中铁建工集团南极项目经理 郑迪:最好桌面上都不要放东西,都放在抽屉里。如果浪比较大的话,还是有一些危险,怕砸到人。

总台央视记者 王楠:北京时间11月19日晚上8时30分左右,我们跟随“雪龙2”号来到了南纬45度,这意味着我们进入了西风带气旋非常活跃的区域。我现在是在驾驶台,一到了晚上,都会把遮光帘拉上,随着船的晃动,遮光帘也在不停地一开一合。

“雪龙2”号二副 屠佳:进入西风带之后,正常情况一般是狂风巨浪,但是我们一般不会顶着狂风巨浪过去。现在航向155度,我们还在往南转向,最终航向在180度左右,向正南方向航行。

备战西风带 “雪龙2”进行失电演习

南半球西风带因为风力巨大并且持久,对所有船只来说,都具有非常高的挑战性。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在“雪龙2”上提前进行了一场失电演习。

在二管轮检查应急发动机的同时,大管轮、三管轮和系统管理员也都直奔责任区域。所有的信息,都在轮机部集控室汇集。

“雪龙2”号大管轮 祖成弟:经过现场检查,是由于在用发电机滑油压力低,现场外部管件检查正常。

“雪龙2”号轮机长 李文明:好的,收到,检查备用机组。

一番紧急排查后,发现是由于发电机滑油压力低,导致船舶失去电力。在应急发电机间,伴随一阵轰鸣,应急发动机启动,全船电力恢复。

“雪龙2”号轮机长 李文明:从开始演习到现在,也就是十分钟多一点,现实中我们失电真实操作,可能比这个时间还要更短。因为我们船是电力推进船,一旦失电,整个船马上失去动力。尤其我们这艘船,本航次要反复经历好几次西风带,必须保证我们的队伍、设备,都保持最好状态。

备战西风带 “雪龙2”严阵以待

为了保障顺利穿越西风带,除了失电演习,“雪龙2”上各环节都提前做好了准备。

在穿越西风带的几天前,记者在船头货仓的入口,发现船员们正在加紧维修水密门。

“雪龙2”号水手长 付耀奎:水密门关的时候,把手有点卡死了,上风浪的时候,门关不严,浪会打进去。

进入“雪龙2”的货仓,爬上集装箱顶,能看到一辆皮卡、两辆雪地摩托车,还有一辆雪地车,都用绑带和链条牢牢

国内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