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亮剑“躺平式”干部,多地出真招!

口号喊罢“唱空城”、拈轻怕重“做样子”、撸起袖子“一边看”、遇到难题“绕道走”……近日,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8名“躺平式”干部被调整的消息受到关注。

这并非“躺平式”干部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近年来,多地设置“蜗牛奖”,亮剑“躺平者”。

“躺平式”干部有何表现和危害?如何进行长效治理?

推诿扯皮、得过且过,多地给“躺平式”干部画像

何谓“躺平式”干部?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曾发文指出,有的党员干部满足于做“太平官”、作“躺平”状,在岗位上“混日子”,认为“多干不如少干”“少干不如不干”,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难题往上交、面对危机向后躲。

近年来,多地结合实际,给“躺平式”干部画像、把脉。

云南省开展“躺平式”干部专项整治。昆明市从安于现状、故步自封、不敢担当、拖沓应付、工作标准低、推诿扯皮等方面细化9类“太平官”负面形象。

湛江市麻章区制定《麻章区领导干部负面信息收集管理清单》,通过调研,总结出拈轻怕重、躺平甩锅、空喊口号、敷衍塞责等8类“躺平式”干部。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设置“蜗牛奖”,将办事拖沓、敷衍塞责、漠视群众利益、问题整改不力等6种情形纳入认定范围。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面向全县各级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在编在岗的县管干部和中层干部,开展寻找“躺平者”活动,标准包括:宗旨意识不牢,在岗不在位、出工不出力;工作责任心不强,消极应付、得过且过;担当精神不够,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干事;工作作风不实,不推不动,甚至推也不动等。

有的地方画像更为细致。2016年起,江苏省泰州市设立“蜗牛奖”,颁发给全市推进重点项目不得力、履行行政职能不到位、解决群众关切问题不及时的责任人。

记者梳理泰州市往届“蜗牛奖”认定通报发现,不论是单位还是个人,“获奖”事由都较为具体,如拖延发放补贴、工作信息未及时更新、户厕改造不到位等。

通报批评、罚扣绩效,处罚形式多样

“干部‘躺平’,表面一团和气,实则效率低下,让其他有干劲的人寒心。”

“对升职晋升无欲望,谁都拿他们没办法。”

“奖惩机制发挥不了作用,还有人情世故的牵绊,这是体制内队伍的顽疾。”

多地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向《人民直击》记者表示,“躺平式”干部的存在,不仅增加了其他人的负担,导致工作效率低下,长此以往更易在集体中形成干事难、不想干、不敢干的风气,危害深远。

面对“躺平式”干部,各地有何妙招?

从诫勉谈话,到工作绩效、岗位调整,甚至政务记大过处分,“蜗牛奖”“躺平者”等形式背后,多地明确了对“躺平式”干部的处理标准。

2022年,盐城市滨海县对首批7名“躺平者”进行集中诫勉谈话。今年9月,湛江市麻章区对8名“躺平式”干部进行岗位调整。除通报批评外,泰州市、遵义市红花岗区等地还将“蜗牛奖”与相关单位及个人的年度绩效考核分数、奖励挂钩。

有的地方还设置了“躺平式”干部的帮扶、转化机制。云南省在相关专项整治中,制定了帮带措施,建立“躺平式”干部转化跟踪管理档案,对转化好的,及时挂账销号;对转化不好的,年度考核评定不得评为优秀和称职等次,并与年度个人绩效挂钩;对不接受转化,屡教不改的,进行岗位调整并严肃给予纪律处分。

明确奖惩、优化考核,如何长效治理?

“躺平式”干部“面孔”不同,但本质上都是党员干部不敢斗争、不愿担当的表现。

国内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