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阆中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原主任 郑苑平
【案例】
郑苑平,男,汉族,1974年10月生,四川阆中人,1995年9月参加工作,200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阆中市财政局综合科科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等职务。2023年7月,接受南部县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024年1月,郑苑平因严重违反党的纪律,构成职务违法并涉嫌犯罪,被开除党籍和公职;2024年5月,郑苑平因犯受贿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
【案悔】
【案情】
资料堆叠,人来人往,彼时的阆中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一派忙碌景象,看似兢兢业业、履职尽责,实则从上至下有那么一些人在忙于“揽私活”“赚外快”,财评中心竟成了挂着国家单位牌子的盈利机构。
“以上率下”,不务正业“揽私活”
郑苑平出生于一个干部家庭,从小父亲对他颇为严厉,工作后也时常教导他要遵规守纪。参加工作后,郑苑平从财政局打字员做起,一腔热血、勤恳踏实,获得领导和同事们一致认可,继而走上领导岗位。
2013年11月,郑苑平任阆中市财评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主任,监管着成百上千的政府性投资项目。眼看众多第三方协审机构通过预算编制业务获利颇丰,郑苑平开始暗自思忖如何“分一杯羹”。
“正想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一次饭局上,某项目协审公司老板提出,最近业务较多,想托郑苑平找熟手帮忙做预算编制。“既然都是从自己手中分出去的,当然可以把活儿都揽回到自己手里。”郑苑平欣然答应,随即找到单位职工李某、李某某二人(均已另案处理),合谋私下揽办从财评中心分出去的协审业务。
为了“名正言顺”地承揽更多协审业务,他向交好的某协审公司提出,借用该公司名义承接业务,该公司负责人心领神会,并“大方”奉上公章供郑苑平使用。就此,郑苑平摇身一变成为“幕后老板”,在单位内部形成由他招揽业务,李某某经办,李某收钱的敛财团队,从此走上了“生财之道”。
2014年至2021年,郑苑平利用职务便利,伙同李某、李某某违规在外承揽造价咨询、项目编制预算、财评资料初审等业务,共获利110余万元。
上梁不正下梁歪,郑苑平“在官行商”,忙于敛财,其他员工亦有样学样。财评中心副主任李某违规在外承接业务获利20余万元,有职工通过“指导”协审公司赚取“外快”......
“回扣定律”,协审机构成“提款机”
2013年至2023年,财评中心评审项目数量合计达9000多个,均由第三方协审机构完成初审。协审机构承接业务资格和项目结算拨付全靠郑苑平一人决断,为此,各路商人老板争相向其抛去“橄榄枝”。
“郑主任,今天陪您去喝茶怎么样?”“郑主任,今天天气好,陪您去钓鱼吧?”酒桌牌局、茶室钓场……郑苑平的生活被老板们安排得有声有色。在一声声奉承恭维、一场场应酬宴会中,郑苑平沉溺于奢靡享乐,又开始动起了“歪心思”。
在饭桌酒局上,郑苑平常常有意无意透露一些业务消息,为了能傍上“这棵摇钱树”,商人老板们纷纷奉上红包礼金,并将项目利润按比例给其回扣,郑苑平则全然接受。渐渐地,“以回扣换项目”成了财评中心不成文的“规矩”,协审机构承诺的回扣越多,分配到的项目越大,获得的服务费也越高。如此形成的利益输送模式,使协审机构彻底沦为郑苑平的“私人提款机”。
同时,郑苑平还会根据与协审机构的亲密程度,将本应由系统随机分配的项目按个人意愿分配,因承接项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