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环时深度】中国,推动“全球南方”发展振兴的中坚力量

【环球时报记者 陈子帅 环球时报赴冈比亚特派记者 黄培昭 环球时报驻尼日利亚特派记者 姜宣】编者的话: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全球南方”的当然一员。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心系“全球南方”的初心永远不变,支持“全球南方”发展振兴的承诺永远不减。然而,一些西方国家和媒体却在炒作“中国不属于‘全球南方’”,并试图挑唆中国与其他“全球南方”国家之间的关系。有专家直言,在这背后,是这些国家浓厚的地缘竞争意图。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不能落入其设置的话语陷阱,“全球南方”内部首先应当团结一致,并争取与“全球北方”国家一起为应对更大的全球性挑战而努力。

“支持全球发展事业的行动派和实干家”

“中国始终是‘全球南方’的一员,是发展中国家可靠的长期合作伙伴,也是支持全球发展事业的行动派和实干家。中国不追求一枝独秀,更希望百花齐放,同广大发展中国家携手实现现代化。”1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宣布中国支持全球发展的八项行动,内容涵盖携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多个方面。

除了上述被认为将进一步促进“全球南方”国家发展的八项行动外,中国还提出“全球南方”开放包容合作倡议,向160多个国家提供发展援助,同150多个国家携手共建“一带一路”,同100多个国家和联合国等多个国际组织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合作,投入并动员近200亿美元发展资金,开展了1100多个项目,以实际行动为“全球南方”发展振兴注入动力。

中非合作是南南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举办,宣布了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11月在上海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邀请37个最不发达国家参展并提供120多个免费展位,扩容非洲产品专区。除了贝宁、马达加斯加等一些非洲国家首次参加国家展外,南非牛油果等非洲产品也首次参展。

今年是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中国是拉美地区第二大贸易伙伴和多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与5国签署自贸协定,与22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双方合作领域不断拓展。

在亚洲,中国东盟合作机制等合作平台的建立,推动地区国家多边合作成果不断扩大。以东盟国家为例,中国连续15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4年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越南、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东盟国家的双边贸易规模均突破1000亿美元。今年1-7月,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到5520亿美元,同比增长7.7%,占同期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15.8%。

中国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今年9月联合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中国对亚洲和非洲投资快速增长,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增长三成。202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近八成流向亚洲,比上年增长13.9%,其中对东盟投资251.2亿美元,增长34.7%。对非洲投资39.6亿美元,是上年的2.2倍。2023年,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407.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1.5%,占当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23%。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主席于2021年、2022年分别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2023年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发展研究所所长崔守军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三大全球倡议从发展、安全和文化维度全面回应了“全球南方”的核心诉求,为其争取自主性和全球影响力提供了战略契

国际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