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上午,市委召开月度工作点评会。市教委、市民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卫生健康委主要负责同志依次发言,并接受市委书记尹力现场点评。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秀领参加。
会上,尹力逐一点评相关工作。市教委统筹推进全市近期和中长期教育资源配置,城乡学校“手拉手”结对覆盖全部乡镇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率先出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措施,推动全市中小学“课间一刻钟”全覆盖;加大教育对科技、人才工作支撑力度,建成一批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合体。但在重点任务落实、教育安全管理、招生和基建等环节内控机制建设等方面仍存不足。市民政局优化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出台加强“老老人”服务保障的政策措施,布局建设一批街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加强民生兜底保障,稳步提升低收入家庭、城乡特困人员等保障标准;深化民政领域改革,出台实施社会组织信用监管办法,积极发展慈善事业、全市慈善信托规模国内领先。但在养老服务供给、社会救助、腐败乱象治理等方面仍存不足。市人力社保局加强重点群体就业服务,今年以来我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在全国处于较好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保障工作,协同津冀发布一批“一卡通”应用场景、社保“同事同标”事项,推动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劳动用工风险监测系统、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但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社保基金监管、权力监管等方面仍存不足。市卫生健康委积极服务首都发展大局,多个新建院区开诊,支持河北建设多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持续优化卫生健康服务,统一预约挂号平台覆盖全市二级及以上医院,缩短院前急救平均反应时间;加大医学科技创新力度,在全国率先建立医师科学家培养制度。但在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三医”联动改革、药品医用耗材采购及管理等方面仍存不足。
尹力指出,市教委、市民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卫生健康委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满足市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方面承担重要职责。要紧扣“七有”“五性”,扎实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加强民生政策前瞻性布局,加快建立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
会上通报了11月份接诉即办情况,对全市综合评分排名并列第一和后十的街道乡镇,综合评分排名前三、靠后的区,综合评分并列第一、靠后的市级部门和国有企业,空气质量排名第一、靠后的区,各区空气质量最优和末位的街道乡镇进行了通报。门头沟区王平镇党委书记作为接诉即办综合排名靠前的街道乡镇代表,作了交流发言。
尹力对“每月一题”工作进行部署。此次主题涉及体育行业预付式消费问题。他强调,要健全预收资金监管机制,完善行业监管体系,提升综合监管效能。持续开展“退费难”和“闭店跑路问题”专项整治,加强约谈指导和执法检查,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明年“每月一题”13个问题已基本明确,市级主责部门要提前谋划好明年任务,抓紧制定“一方案三清单”,实现源头治理、标本兼治。
尹力对生活垃圾分类和物业管理工作提出要求,他强调,要夯实物业管理单位责任,抓好宣传发动,坚持桶前值守,着力解决好垃圾桶周边环境差、清运不及时等突出问题,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更大实效。明年起,全市计划用三年时间实现老旧小区物业服务全覆盖,各区要提前安排好相关工作,逐步推动老旧小区物业服务向市场化、法治化发展。
对于当前重点工作,尹力强调,要认真解决冬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加强民生保障。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持续深化为民办事。扎实做好供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