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超标排放车辆为何还能“带病”上路?揭秘数据造假乱象

燃油车尾气超标排放是制约我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重要因素。在一些大城市,燃油车氮氧化物排放量占到全市排放总量的40%以上,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而负责燃油车尾气排放监测的检测机构就成为污染管控的“最后一道闸门”, 但是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地方,超标尾气排放车辆在检测机构的“协助”下,居然还能“带病”上路。

燃油车检测数据造假

超标车“带病”上路

一辆柴油小货车冒着黑烟飞驰在高速公路上,这样的场景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那么这些尾气明显超标的货车就没有经过年检吗?

记者了解到,机动车检测分为环保检测和安全检测两部分,如果环保检测不达标,就无法进入下一环节。而环保检测又分为外检和内检,如果外检时就发现冒黑烟就会直接判定为不合格,需要把车修好再来验车。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山东章丘一家检测场,检测人员明明看到被检车辆有黑烟冒出来,还是直接给放行了。

山东章丘某检测场检测人员:当时这个车是检测过程中发现了黑烟的情况,然后就把这个情况给我们老板汇报了一下,我们老板就给了一个指示:放行。

就这样,这家检测场在已经发现车辆冒黑烟的情况下,明目张胆地为车辆出具了尾气合格的检测报告,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燃油车检测数据造假的手段还有很多。有一些检测场为了掩人耳目,在采样仪器上做起了手脚。

今年5月,山东胶州市环保执法人员在调取视频录像时发现,近期老旧柴油货车的检测数量特别多,而且合格率也很高,执法人员到现场核实取证发现,该公司1号环保检测线的采样管存在猫腻。

通常情况下,尾气是通过采样管传输到尾气检测仪,然后得出检测数据。而这家检测场将一个锯开凹槽的螺帽塞在采样管中,不合格的尾气只有极少部分能够通过凹槽进入检测仪,这样,数据就会显示为合格。

“替车替气”作弊手段让问题车辆检测过关

除了对检测仪器动手脚,有的检测机构还使用其他车辆甚至气体来代替检测。

北京顺义区一家检验机构在不合格车辆复检时出现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动作,就引起了执法人员的注意。执法人员立即调取了这辆柴油车的“一车一档”电子档案,发现:

这辆车在初检时一氧化碳(CO)和碳氢化合物(HC)两项污染物都超标数倍。

3个小时后车辆在复检时一氧化碳的测量值竟然只有0.02毫克每升,一下子下降了113倍。

执法人员在现场查证时发现,这个检测场有一套气罐替气检验的作弊装置。

原来,初检发现车辆尾气不合格后,在复检时,这家检验机构将气罐提前放置到被检车辆的后备箱内,将气罐阀门连通到汽车尾部的套管内,将采样管与套管连接,在检测尾气时用遥控器打开气罐阀门,气罐内的“合格尾气”就代替车辆进行检测,最终使这辆车获得合格的检测报告。

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随着有关部门对机动车检测造假行为防范和打击力度加大,机动车检测造假手段也在不断升级。专家介绍,造假手段从一开始比较原始地替车替气逐步发展到用外挂的作弊器一键合格,让造假过程更加隐蔽,更加难以去发现。

OBD作弊器让不达标车辆“一键合格”

记者在广西、四川等地采访时,看到了专家所说的能够让尾气不达标车辆“一键合格”的外挂作弊器。这个长方形盒子上插着一排数据线,并标有“OBD”的字样。经过多地执法人员现场比对,最终确认这个装置叫作OBD作弊器。

OBD也叫车载诊断系统,它被用来实时监控汽车是否尾气超标。‌OBD接口通常安装在驾驶员左脚的位置上方,目前

国内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