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开放高地 创新潮涌——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一周年观察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黑宏伟

一年的时间,179.6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可以发生怎样的变化?

作为我国西北沿边地区首个自贸试验区,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2023年11月1日揭牌。

2024年11月19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一周年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新疆自贸试验区一周年成绩单。

截至10月底,新疆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任务落地实施和取得阶段性成效84项,占总任务的62.2%,提前完成2024年设定的完成50%以上目标。1—10月,新疆自贸试验区实现进出口总额1456.96亿元,以全疆万分之一左右面积实现了占全疆40.16%的进出口额。

制度创新精准破题

11月9日,在喀什综合保税区海关“一站式”业务大厅南疆业务集中审核中心,工作人员在为货车司机办理出境手续。

仅用2分钟,喀什中程国际货运代理有限责任公司驾驶员鄢雪飞就办好了国际汽车运输行车许可证。鄢雪飞说,跑国际运输10多年了,如今在这里办理各类出入境证件非常便捷,只要手续齐全,出证特别快。

针对新疆陆路口岸出入境人员中外籍驾驶员工占比大、跨境频次高,出入境证件使用周期短、更换成本高等实际问题,新疆自贸试验区将“准许对经常自同一陆地口岸出入境、从事跨境运输的中国籍员工经提前备案后,出入境时可不再加盖验讫章”这项政策适用范围拓展至外籍驾驶员工,大幅缩减外籍驾驶员工出入境验讫章加盖频次,证件使用周期由1个月延长至40个月,人均节约办证成本6400元。

这是新疆自贸试验区加强系统谋划、合力推进制度创新的一个缩影。

制度创新,是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核心任务。一年来,新疆自贸试验区各片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开拓创新、担当作为,围绕简化通关程序、协调相关规定、改善基础设施等方面开展制度改革。

“外籍车辆多口岸互通互认”“南疆业务集中审核中心创新模式”“大型设备跨境联动通关”“整车‘5034’跨境零售新模式”“经营主体触发式监管新模式”“新型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多语言跨境直播新模式”……新疆自贸试验区首批11个制度创新成果和典型案例全疆复制推广,通过更大范围应用不断提升新疆制度型开放水平。

“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初步显现。”自治区商务厅党组书记、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主任李轩说,第二批自治区级制度创新成果和典型案例已进入专家评审阶段,将在年内推出。

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是自贸试验区的责任与使命。

一年来,新疆自贸试验区推进管理权限下放和政务服务便利化,完成首批自治区级经济社会管理事项权限下放26项;成立首个移民事务服务中心(海外人才服务中心),开设新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自贸试验区专区;运用“新服办”“新企办”APP提供政务、企业服务事项分别达524项、961项,数字政府加快建设。

李轩表示,将聚焦新疆自贸试验区战略定位和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的功能,努力推出一批影响力大、覆盖面广、系统集成度高的改革创新举措。同时,将深化制度型开放,加快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复制推广国家层面刚刚推出的30项制度型开放试点措施,以改革试点任务落实举措和机制性创新,不断形成制度创新成果和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产业集群聚势腾飞

在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高新功能区块,越来越多的优质生物医药企业在这里扎根成长。

国内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