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小雪:气寒将雪 防寒润燥

“小雪疏烟杂瑞光,清波寒引御沟长。”时间是位邮差。当落叶为大地盖上邮戳,寄出冬天的告白,秋远去,寒入冬,小雪节气翩然而至。

今年11月22日为小雪日。此时冬意渐浓,在北风的催促下,寒气翻山越岭而来,北方初雪或临,万物冬藏,大地一片静谧悠然,银装素裹的冬日画卷将徐徐展开。

虹藏不见,闭塞成冬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每年11月22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240度时,进入小雪节气。

节气的小雪,反映的是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趋势,并不意味着一定会下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群芳谱》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也就是说,到小雪节气,由于温度明显下降,有些区域降水形式由雨变雪,但此时雪量不大,故称小雪。

小雪是寒冷开始的标志。此时,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繁,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持续走低。小雪节气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越来越靠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日照的时间越来越短,我国不少地区下午五六点钟就已夜幕降临。

“云暗初成霰点微,旋闻蔌蔌洒窗扉。”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清冷的西北风或会携初雪而来。虽然开始下雪,但一般雪量不大,有时以半冻半融的状态降落,气象学上叫作“湿雪”;有时则是雨雪同降,称为“雨夹雪”;还有时降落如同米粒一样大小的白色冰粒,称为“米雪”。此时的南方地区也呈现出瑟瑟寒意,虽鲜有降雪,但会有霜。“小雪见霜兆丰年”,清晨草木间、土地上有一层薄薄的白霜,远远望去,别有一番“落霜如雪”的意境。

农谚说:“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从前人们喜欢从小雪时节是否降雪、天气如何来推测后续的气候和农事。对冬小麦来说,雪先是被,后是水,还是肥。下雪可以冻死一些病菌和害虫,减轻来年病虫害的发生;积雪有保暖作用,有利于土壤的有机物分解,增强土壤肥力,难怪民间说“瑞雪兆丰年”。

小雪有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成冬。小雪节气时,雨水因气温降低而凝结成雪,很难再见到彩虹了;古人认为“天气”为阳,“地气”为阴,小雪节气后,阳气上升,阴气下降,所以万物失去生机,一片萧条;民谚说“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小雪封田,大雪封船”,于是,闭塞成冬。

“小雪较立冬时节,天气更加寒冷,阳气进一步潜藏。此时人体正处于阴盛阳衰的阶段,养生需注意顾护阳气,滋阴去燥,尤其要注重温脾御寒,也就是顾护脾胃,抵御严寒。”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程培育介绍,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具有收引、凝滞的特点,容易损伤人体内的阳气,小雪期间要注意预防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注意控制血压,按时服药。

冬腊风腌,蓄以御冬

小雪时节,寒意渐浓,但并未驱走人们的热情。腌寒菜、打糍粑、做腊肉、酿米酒……聪慧的中国人抓住制作美食的绝佳时机,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那飘向空中的缕缕白烟,将日子包裹得热气腾腾。

俗话说:“小雪腌菜,缸纳百味。”在许多人的记忆中,冬天的味道往往是从腌菜开始的。以前到了冬天,应季蔬菜越来越少,于是人们常会在小雪开始腌菜。在北方,把白菜、萝卜、雪里蕻、豆角等清洗后晾晒,加盐腌入缸中,称为“盐菜”或“咸菜”。南方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有的地方将糍粑制作成圆形,象征着丰收、喜庆和团圆。有的地方又称之为“年糕”,寓意吉祥如意。

“冬腊风腌,蓄

健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