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免陪照护服务”来了!如何破解“一人住院,全家奔波”难题?

不久前,国家医保局出台护理类立项指南(试行)和优化调整护理价格政策通知,统一指导各省规范护理价格项目,同时新设“免陪照护服务”价格项目,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护理服务需求。

“免陪照护服务”是指由医疗机构的专业医疗护理员,为住院患者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生活照护服务,不再依赖患者家属亲自陪护,也不再需要家属自聘护工。

“免陪照护服务”能缓解“一人住院,全家奔波”的后顾之忧吗?它与“无陪护病房”有什么区别?

“无陪护病房”→“免陪照护服务”

从试点探索到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

江苏省淮安市的胡先生今年63岁,前段时间因脊髓损伤导致截瘫,正常生活受到不小影响。因他的老伴身体状况也不好,于是胡先生决定住进“无陪护病房”。

胡先生表示,自己感觉非常好,“家属可以休息,也不用为我操心。这里的护工责任心也比较强。”

“一人住院,全家忙得团团转”,是很多患者在住院时面临的实际情况。一方面护士配置缺口严重,难以满足患者需要;另一方面家属为了陪护患者,工作生活两头忙,想在市场上请到价格合理、服务专业的护工还要碰运气。

两难之下,江苏、福建、浙江等地近年来陆续开展“无陪护病房”试点,由接受专业培训的医疗护理员为住院患者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生活照护服务,将病区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护有机结合,实现无家属陪护或陪而不护。

△江苏淮安中医院无陪护病房护理服务

“免陪照护服务”和此前的“无陪护病房”究竟有何区别?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健康法治研究与创新转化中心主任邓勇告诉记者,从工作内容来看,二者相差不大,但在服务提供主体、服务规范程度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首先,从服务提供主体来看,“免陪照护服务”强调由医疗机构的专业医疗护理员提供服务,这些护理员是医疗机构的一部分,其岗位职责相对固定,在作为责任主体的医疗机构的管理和指导下开展相应工作;而“无陪护病房”的护理员可能是医疗机构自行聘用和管理,也可能是与医院有合作的第三方公司提供。

其次,在服务规范程度上,“免陪照护服务”是国家医保局出台的护理类立项指南和价格政策通知,对服务价格、适用范围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具有规范性和统一性;虽然各地也在不断探索和完善“无陪护病房”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标准,但在国家层面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指导,不同地区、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服务标准和质量可能也会存在差异。

△浙江长兴的“无陪护病房”试点探索

“免陪照护服务”仅适用于特定患者

今年底,试点地区收费将有据可依

国家医保局吸收地方前期探索经验,在此次立项指南中单独设立“免陪照护服务”价格项目,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

据了解,目前国家医保局将各省份目前名称和内涵不一致的护理价格项目统一分类,包括分级护理、专科护理、专项护理三大类,整合为22项价格项目,要求全国护理价格项目年内规范统一。这也意味着,2024年底前各省份对接落实立项指南后,试点地区“免陪照护服务”收费将有据可依。

同时,为避免新项目被滥用,挤占有限的护理服务资源,国家医保局明确现阶段“免陪照护服务”仅适用于特级、Ⅰ级护理患者,并且暂不纳入医保。患者或患者家属可自主选择由医疗机构提供的“免陪照护服务”。

△江苏淮安中医院“无陪护病房”护理服务

邓勇分析,当前“免陪照护服务”模式的推广具有一定可行性。

从病人的角度来讲,医疗机构的医疗护理员既有利于照

国内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