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养海鲜 种水稻 塔克拉玛干沙漠何以化腐朽为神奇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赵玉伟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今年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变化尤其剧烈。

养海鲜、种水稻、产珍珠……各种令人不可思议的奇迹,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接连出现,每一件,都是令人瞩目的新闻大事件。

这些完美契合新闻定义的事件,不得不让人们重塑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认识。

重塑的进程,也让塔克拉玛干沙漠一点一点撕去“死亡之海”的历史标签,以奇迹创造者的全新“人设”,登上热搜。

面对带着全新“人设”闯入移动互联时代的奇迹制造者,我们不禁要问,塔克拉玛干沙漠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到底出自哪里,来自何方?

历史的宠儿,现实的“死亡之海”

新疆的地形,三山夹两盆。

其中一盆,“装”着塔克拉玛干沙漠。

北面的天山,西面的帕米尔高原,南面的昆仑山,就像是一圈盆沿,而处在塔里木盆地中心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就像是盆底。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据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沙漠演化与亚洲内陆干旱化研究团队的研究,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现代沙漠景观的形成时代为距今30万年前,沙漠的初始形成时代远早于180万年。

时间在流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丘也在流动,它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

历史上,塔克拉玛干沙漠受风向影响,逐步南移,流动的沙丘吞噬了无数的城镇和村庄,吞噬了绿洲孕育的文明,留下楼兰、尼雅、小河等废墟遗址,给予后世“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有翼天使壁画、楼兰美女等考古的无价馈赠。

徒步进入罗布泊的文物工作人员。玉素甫供图

塔克拉玛干沙漠,历史的高光时刻,埋于黄沙。

我们印象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黄沙漫漫,仿佛包括绿色在内的任何与生命有关的东西都与它无关,“死亡之海”的名称由此而来。

直到有一天,它开始打破人们对它固有的认知。

奇迹的创造者,热搜榜上的常客

“塔克拉玛干沙漠发洪水了!”

今年8月27日,话题#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发洪水#冲上微博热搜前二。

这条被网友称为“真是活久见”的爆炸性新闻,引起了一场关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到底有没有变湿润的网络大讨论。

这不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第一次在网上引发热议。

宽泛地说,塔克拉玛干沙漠种植养殖的奇迹之旅,始于2018年袁隆平团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种植水稻的新闻。

据报道,2018年,袁隆平海水稻科研团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岳普湖县开辟了向大漠要耕地的试验田。当年试验田亩产549公斤,远超科研团队亩产200公斤的预期。

但是,这个新闻,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亘古的沙漠由此开始吹起了不一样的“风”。

“风”吹到2024年的时候,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奇迹开始集中涌现:

9月初,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养殖的螃蟹陆续上市,膏美黄肥,消息一出,#塔克拉玛干沙漠养出了大螃蟹#的话题便在9月期间频频登上热搜,不少网友惊诧,新疆沙漠竟然还产“海鲜”?

9月22日,在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兵团第二师三十七团、三十八团,专家对两个团场的玉米高产创建百亩田、千亩方玉米进行实打实收测产。经实测,百亩田平均亩产1202.4公斤,千亩方平均亩产1002.88公斤,兵团首次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实现千亩连片“吨粮田”的突破,创造了新疆农业发展史上的奇迹。

9月28日,石榴云/新疆日报以《沙漠珍珠试

国内新闻
返回顶部